首页> 中文学位 >小麦病原菌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酶资源的发掘
【6h】

小麦病原菌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酶资源的发掘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植物细胞壁的结构

1.2.2 纤维素

1.2.2 半纤维素

1.2.3 木质素

1.2.4植物细胞壁的层次结构

1.2.5植物细胞壁的抗降解性

1.3 木质纤维素的酶解

1.3.1经典纤维素降解模型

1.3.2多糖单加氧酶(LPMOs)

1.3.3纤维素结合结构域(CBM)

1.3.4半纤维素酶

1.3.5木质素酶

1.4降解生物质的真菌

1.4.1腐生子囊菌

1.4.2植物病原菌

1.5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试验仪器与材料

2.1.1试验材料

2.1.2所用的菌株

2.2.1试验用仪器

2.2.2主要试剂

2.2.3培养基与溶剂配制

第三章 小麦病原菌与粗糙脉胞菌的混合酶实验

3.1.1试验材料

3.1.2所用的菌株

3.2.1试验仪器

3.2.2主要试剂

3.2.3培养基与溶剂配制

3.3试验方法

3.3.1菌株的培养

3.3.2酶液及菌体的分离

3.3.3单一酶液的底物水解反应

3.3.4混合酶液的底物水解反应

3.3.5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3.3.6植物原料的化学组分分析

3.3.7 傅里叶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FTIR)

3.4.1小麦病原菌与粗糙脉胞菌的酶活比较

3.4.2混合酶液对小麦秸秆的降解活性的影响

3.4.3小麦秸秆底物的化学组分分析

3.4.5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

3.5小结

第四章 粗糙脉胞菌纤维素酶与小麦病原菌分泌酶的协同效应

4.1.1试验材料

4.1.2所用的菌株

4.2.1试验仪器

4.2.2主要试剂

4.2.3培养基与溶剂配制

4.3试验方法

4.3.1菌提的培养与收集

4.3.2 菌体总RNA提取

4.3.3RNA反转录

4.3.4 基因扩增

4.3.5 质粒构建

4.3.6 诱导表达与蛋白纯化

4.3.7 粗糙脉胞菌原核表达纤维素酶与小麦病原菌分泌酶的混合酶解实验

4.4结果与讨论

4.4.1粗糙脉胞菌纤维素酶表达纯化效果

4.4.2粗糙脉胞菌原核表达纤维素酶与小麦病原菌分泌酶的混合酶解实验

4.5小结

第五章 小麦病原菌与腐生菌的酶基因数目与转录水平比较

5.1.1试验材料

5.1.2所用的菌株

5.2.1试验仪器

5.2.2主要试剂

5.2.3培养基与溶剂配制

5.3试验方法

5.3.1 菌体总RNA提取

5.3.2 RNA反转录

5.3.3 荧光定量PCR

5.4结果与讨论

5.4.1小麦病原菌与腐生真菌纤维素降解酶类的种类和数目比较

5.4.2小麦病原菌与粗糙脉胞菌纤维素降解酶类的转录水平比较

5.5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研究结论

5.2展望

附录

附录A 克隆与表达所用引物

附录B 定量引物

附录C PrimeScriptTM RT reagent Kit with gDNA Eraser(Perfect Real Time)使用说明书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逸松;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学科 细胞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少林;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X70X7;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