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枫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性成分研究
【6h】

海枫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性成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海枫藤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二) 方法

二、结果

(一) 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二)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三、小结

第二部分 海枫藤对体外培养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细胞的作用

第一节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体外培养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小结

第二节 海枫藤对体外培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的抑制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小 结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分离海枫藤藤茎中 C21甾体苷类化合物,以MTT法测定其对体外培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新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1.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海枫藤干燥藤茎用9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经氯仿萃取,得到C21甾体总苷。经硅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柱层析,分离化合物。  2.化合物的结构鉴定通过IR、ESI-MS、HR-ESI-MS、13C-NMR、1H-NMR、DEPT、HMQC、HMBC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  3.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体外培养试验采用 MTT法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结果:1.从海枫藤的干燥藤茎中分离得到C21甾体总苷、流分Fr5、Fr9以及5个单体化合物: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化合物Ⅲ、化合物Ⅳ和化合物Ⅴ。  2.化合物Ⅰ、Ⅱ、Ⅲ和Ⅳ的化学结构:化合物Ⅰ为12-O-桂皮酰基-20-O-乙酰基(20S)-孕甾烷-6-烯-3β,5α,8β,12β,14β,17β,20-庚醇3-O-甲基-6-去氧-β-D-阿洛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12-O-cinnamoyl-20-O-acetyl(20S)-pregn-6-ene-3β,5α,8β,12β,14β,17β,20-heptanol3-O-methyl-6-deoxy-β-D-allopyranosyl-(1→4)-β-D-oleand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ide),化合物Ⅱ为12-O-桂皮酰基-20-O-乙酰基(20S)-孕甾烷-6-烯-3β,5α,8β,12β,14β,17β,20-庚醇3-O-β-D-黄夹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12-O-cinnamoyl-20-O-acetyl(20S)-pregn-6-ene-3β,5α,8β,12β,14β,17β,20-heptanol3-O-β-D-thevet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ide),化合物Ⅲ为12-O-烟酰基-肉珊瑚苷元3-O-β-D-葡萄吡喃糖基-(1→4)-3-O-甲基-6-去氧-β-D-阿洛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12-O-nicotinoylsarcostin3-O-β-D-glucopyranosyl-(1→4)-3-O-methyl-6-deoxy-β-D-allopyranosyl-(1→4)-β-D-oleand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ide),化合物Ⅳ为12-O-桂皮酰基-20-O-乙酰基(20S)-孕甾烷-6-烯-3β,5α,8β,12β,14β,17β,20-庚醇3-O-β-D-葡萄吡喃糖基-(1→4)-3-O-甲基-6-去氧-β-D-阿洛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12-O-cinnamoyl-20-O-acetyl(20S)-pregn-6-ene-3β,5α,8β,12β,14β,17β,20-heptanol3-O-β-D-glucopyranosyl-(1→4)-3-O-methyl-6-deoxy-β-D-all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ide)。  3.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表明,海枫藤总苷、流分Fr5、Fr9和化合物Ⅰ、Ⅱ能抑制体外培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的增殖,其中,流分Fr5、Fr9在100μg/ml的浓度作用下,抑制率分别为99.14%、95.00%,化合物Ⅰ、Ⅱ在100μg/ml的浓度作用下,抑制率分别为52.28%、59.51%。  结论:1.从海枫藤中分离得到5个C21甾体苷类化合物,通过HR-ESI-MS、1H NMR、13C NMR、DEPT、1H-1H COPY、HMQC和HMBC等现代波谱分析,确定了Ⅰ、Ⅱ、Ⅲ和Ⅳ的化学结构,其中化合物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Ⅳ为新化合物,并分别命名为海枫藤苷A(Haifengtenoside A)、海枫藤苷B(HaifengtenosideB)。  2.化合物Ⅰ、Ⅱ均具有抑制体外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增殖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