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保护转型与再生评价的工业遗产更新研究
【6h】

基于保护转型与再生评价的工业遗产更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议题的提出

1.1.2 工业遗产保护及其研究的意义

1.1.3 工业遗产保护后评价的必要性

1.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2 近代上海工业的发展历程

1.2.3 上海工业遗产的形成与保护

1.3 概念解析

1.3.1 保护转型

1.3.2 再生评价

1.4.1 本研究的目标

1.4.2 本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 调查与研究方法

2 研究视角与理论综述

2.1 工业遗产的内涵认知

2.1.1 对工业遗产的理解与认知

2.1.2 保护利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2.2 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

2.2.1 转型功能类别

2.2.2 改造更新策略

2.2.3 开发管理政策

2.3 场所空间的感知评价

2.3.1 场所环境的心理感知

2.3.2 空间与行为的关联性

2.3.3 工业遗产的保护后评价

2.4 相关方法的研究概述

2.4.1 语义本体分析法

2.4.2 SD评价法

2.4.3 空间句法在人的行为活动方面的研究应用

2.4.4 多变量解析法在环境场所方面的研究应用

2.5 研究综述

3 工业遗产地区的价值分析与转型机制

3.1 城市主要工业厂区的类别划分

3.2.1 水运文化与滨水开敞型工业区

3.2.2 里弄文化与弄堂街巷型工厂区

3.2.3 工业化大生产与市区紧凑型工厂区

3.3 典型工业厂区的遗产价值

3.3.1 滨水开敞型工业区的遗产价值

3.3.2 弄堂街巷型工厂区的遗产价值

3.3.3 市区紧凑型工厂区的遗产价值

3.4 典型工业遗产地区的转型特征

3.4.1 滨水开敞型地区的转型特征

3.4.2 弄堂街巷型地区的转型特征

3.4.3 市区紧凑型地区的转型特征

3.5 工业遗产地区的转型机制

3.5.1 经济转型:产业融合、联动再生

3.5.2 空间转型:异质同构、秩序重组

3.5.3 文化转型:内涵延续、品位提升

3.5.4 生态转型:集约协同、绿色低碳

3.5.5 工业遗产地区转型机制的运作

3.6 小结

4 工业遗产建筑的风貌解析与改造途径

4.1 研究概要

4.1.1 目的与方法

4.1.2 调查概述

4.2 基于语义本体分析的工业遗产建筑风貌记述体系构建

4.2.1 建筑形式部分记述体系构建

4.2.2 建筑组构部分记述体系构建

4.2.3 建筑细部部分记述体系构建

4.3 工业遗产建筑风貌特征提取

4.3.1 基于语义本体构筑的工业遗产建筑风貌要素特征

4.3.2 工业遗产建筑的整体风貌演变特征

4.4 工业遗产建筑的改造途径

4.4.1 空间重构

4.4.2 表皮再生

4.4.3 结构加固

4.4.4 构筑物保留

4.5 小结

5 工业遗产地区的再生场所心理评价

5.1 目的与方法

5.2 典型工业遗产地区的再生场所特征分析

5.2.1 滨水开敞型工业遗产地区的再生场所特征

5.2.2 弄堂街巷型工业遗产地区的再生场所特征

5.2.3 市区紧凑型工业遗产地区的再生场所特征

5.2.4 典型再生场所的特征提取

5.3.1 调研概述

5.3.2 典型再生场所的感知评价

5.3.3 典型再生场所的停留倾向性比较

5.3.4 基于因子分析的再生场所心理评价

5.4.1 基于聚类分析的再生场所心理评价

5.4.2 类型化场所的停留倾向性分析

5.4.3 场所评价因子对停留倾向性作用的定量解析

5.5 小结

5.5.1 再生场所心理评价的分析结果

5.5.2 场所再塑策略

6 工业遗产建筑的再生空间行为认知

6.1 研究概要

6.1.1 目的与方法

6.1.2 工业遗产建筑再生空间的选取

6.1.3 空间句法分析原理及相关变量解释

6.2.1 工业遗产建筑的再生空间组织形式

6.2.2 再生空间的拓扑特征及其分布趋势比较

6.2.3 拓扑特征第二层级变量的比较

6.2.4 再生空间的视线特征及其分布趋势比较

6.3.1 行为分布总体特征

6.3.2 视线特征影响下停留行为的分布特征

6.4 再生空间与停留行为的关联性解析

6.4.1 视线特征变量与行为分布的关联性分析

6.4.2 空间特征变量对停留行为影响的定量解析

6.5 小结

6.5.1 再生空间与行为分布关联性的解析结果

6.5.2 空间更新策略

7 工业遗产保护转型与再生评价的耦合优化

7.1 耦合关系的建立

7.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的耦合关系

7.2.1 区域转型机制与场所心理评价的耦合关系

7.2.2 建筑改造途径与空间心理及行为认知的耦合关系

7.3.1 区域场所再生优化建议

7.3.2 建筑空间再生优化建议

7.3.3 在工业遗产保护转型类别中的转化应用

8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建议总结

8.3.1 创新点

8.3.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伴随着城市规划模式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转变,在城市演进过程中发挥有重要作用的工业遗产,愈发面临产业调整置换、空间转型更新的诉求。工业遗产的保护转型是推动“城市双修”的时代需求,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目前的工业遗产相关实践与研究开展至今积累了丰硕成果,但整体多侧重于转型前及其过程中的保护与利用,而在保护转型之后,从使用者心理行为认知的角度、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对再生场所空间进行的感知评价研究较不多见,难以客观全面地把握转型后使用者需求与场所空间营造的内在关联。工业遗产保护亟待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理性的评价探究。
  本文以近代开埠(1840年)之后的上海市为时间与空间范围,选取典型的工业遗产地区和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论证、语义本体、类型学、SD心理评价、空间句法、行为观察记录及多变量解析等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工业遗产地区和建筑的保护转型及其之后的再生评价展开系统研究:
  首先,基于历史文化特点与区位地理特征的差异,通过历史论证与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滨水开敞型、弄堂街巷型和市区紧凑型三类典型工业厂区的生成语境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遗产价值,论证转型过程,从经济、空间、文化、生态四个方面分别提取以价值提升为导向的城市工业遗产地区的转型特征与机制。
  其次,从建筑形式、组构和细部方面把握特有的风貌要素特征,运用语义本体分析的方法构筑工业遗产建筑的风貌记述体系,归纳工业遗产建筑的整体风貌演变特征,即样式类型多元化、技术材料先进化与建造技艺西洋化。而后结合案例调查,解析风貌特征的保留更新方式,在空间重构、表皮再生、结构加固及构筑物保留等方面提出以风貌传承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建筑的改造途径。
  进而,在对转型机制和改造途径的提取基础上,分析探究转型后的工业遗产地区再生场所的心理感知评价。对典型遗产地区的再生场所进行特征解析,通过SD评价法把握场所感知者对典型场所的心理感知。结合多变量解析法,提取出氛围因子、特色因子和空间因子三个解释场所感知评价的因子特征,比较基于感知因子得分的类型化场所对应的停留倾向程度,同时发现三个因子对感知者的停留倾向程度均产生正向相关的影响作用,且氛围因子的相关性最高。而后提出基于心理感知的工业遗产地区场所再塑策略。
  同时,以空间句法理论中的空间拓扑特征及视线特征为切入点,以改造后向公众开放度较高的展览空间为工业遗产建筑再生空间的研究对象,把握有序式和自由式两种空间组构形式下的再生空间特征。通过对使用者的行为观察与记录,在类型化空间中比较行为与空间特征,探讨再生空间与停留行为的关系。结合多变量解析法验证工业遗产建筑再生空间对停留行为的影响作用,发现两种空间组构形式下的影响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空间边界对视线的限制度在两种形式下均呈现与停留行为较强的负相关趋势。而后提出基于行为认知的工业遗产建筑空间更新策略。
  最后,基于工业遗产地区转型机制、建筑改造途径与场所心理评价、空间行为认知的耦合关系,综合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中的多方面因素作用,反馈至转型机制与改造途径上,提出工业遗产场所与空间的再生优化建议。
  通过工业遗产的保护转型与再生评价研究,提取以价值提升和风貌传承为导向的转型机制与途径,探寻基于心理行为感知的场所与空间的再生策略与优化建议,以期为工业遗产的科学转型与高效使用形成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同时拓展丰富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内容与视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