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徽铜陵地区晚中生代早晚两期侵入岩浆作用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
【6h】

安徽铜陵地区晚中生代早晚两期侵入岩浆作用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插图清单

插表清单

第一章 前言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区域岩浆作用

1.2.2 区域成矿作用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

2.3 构造

2.4 岩浆岩

2.4.1 岩石类型

2.4.2 空间分布

第三章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3.1.1 岩体及岩石特征

3.1.2 测试方法

3.2 样品特征与测试结果

3.3 侵入岩的时空分布

3.4 区域岩浆岩同位素地质年龄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

4.1 测试方法

4.2 测试结果

4.2.1 主量元素

4.2.2 微量元素

4.2.3 稀土元素

4.3 区域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4.4 成岩机制与构造背景

第五章 矿床地质特征

5.1 金子圩铜-钼矿床

5.2 桂花冲铜矿床

5.3 焦冲金-硫矿床

5.4 荷花山铅锌矿床

第六章 流体演化与同位素地球化学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6.1.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6.1.2 成矿阶段

6.1.3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6.1.4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6.1.5 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6.2 同位素地球化学

6.2.2 C-O同位素

6.2.3 S同位素

6.2.4 Pb同位素

6.3 Re-Os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6.4.1 成矿流体演化

6.4.2 成矿物质来源

6.5 成矿作用与成矿类型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展开▼

摘要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矿集区,区内铜金多金属矿床与晚中生代(燕山晚期)岩浆作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前人在该区开展了大量深入的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往研究认为,铜陵地区侵入岩的同位素地质年龄集中于147~135Ma区间,岩浆作用发生于晚侏罗世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相应地,成矿作用也主要发生于这一时期。作者在该区进一步开展了代表性岩浆岩体和矿床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岩浆岩的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及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取得如下新的认识和成果。
  铜陵地区不仅存在介于147~135Ma之间的侵入岩,还存在介于132~124Ma的侵入岩。因此,根据LA-ICP MS锆石U-Pb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结果,可将铜陵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划分为早晚两期,对应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早白垩世。基于此,本文还系统研究和对比了铜陵地区早晚两期侵入岩的岩石类型、产状、空间分布等地质特征以及其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与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宁芜地区和庐枞地区火山-侵入岩特征及成岩构造背景进行对比,认为铜陵地区晚中生代早晚两期侵入岩分别形成于陆内挤压-伸展过渡和伸展的构造应力背景之下,晚期侵入岩是早期岩浆房中的岩浆再次侵位和深部地壳进一步熔融岩浆侵位形成的。
  铜陵地区早晚两期侵入岩浆作用分别对应着早晚两期不同的成矿作用,其中早期侵入岩对应的矿化最为强烈,前人对其研究也相对系统和深入,而晚期侵入岩以往较少发现,其相应的成矿作用也未予重视。本文开展了铜陵地区沙滩脚矿田内的金子圩铜-钼矿床、桂花冲铜矿床和狮子山矿田内的焦冲金-硫矿床和荷花山铅锌矿床研究,与成矿相关侵入岩的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表明,金子圩铜-钼矿床和桂花冲铜矿床与早期岩浆侵入作用密切相关,而焦冲金-硫矿床和荷花山铅锌矿床则与晚期岩浆侵入作用密切相关。矿床地质调查和研究及矿床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金子圩铜-钼矿床和桂花冲铜矿床均是中-高温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焦冲金-硫矿床和荷花山铅锌矿床则是中高温-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铜陵地区晚中生代早晚两期侵入岩的岩浆作用分别对应有早晚两期成矿作用,且成矿作用特征有所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