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政府GDP诉求、政治联系与审计师选择
【6h】

地方政府GDP诉求、政治联系与审计师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导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1.2.1研究内容

1.2.2研究目标

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4研究预期创新

2.文献综述

2.1地方政府GDP增长诉求

2.2地方政府GDP增长诉求与审计师选择

2.3政治联系与审计师选择

2.4研究状况简要评述

3.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理论基础

3.1.1代理理论

3.1.2信号传递理论

3.1.3保险理论

3.2研究假设

3.2.1地方政府GDP增长诉求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分析

3.2.2政治联系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分析

3.2.3政治联系对GDP增长和审计师选择的影响

4.研究设计

4.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变量设计

4.2.1因变量

4.2.2考察变量

4.2.3控制变量

4.3模型选择

5.实证结果及分析

5.1描述性统计

5.2相关性分析

5.3实证分析

5.3.1 GDP增长诉求与审计师选择

5.3.2政治联系与审计师选择

5.3.3 GDP增长诉求、政治联系与审计师选择

5.3.4进一步分析

5.4稳健性检验

6.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研究结论

6.2政策建议

6.3研究的局限性

6.4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是我国经济改革中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国内外研究的一致观点认为,地方政府行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是解释我国“经济增长之谜”的首要因素。李宏斌和周黎安(2004)提出在中国式分权改革的背景下,以GDP增长率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这一政治体制,加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竞争。地方官员出于晋升目标,将致力于那些能够使其辖区内的GDP增长的活动,造成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地方政府GDP增长的经济后果,其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大部分研究关注了GDP增长对企业价值、公司治理、会计稳健性等方面,很少有学者研究GDP增长对企业的审计师聘任决策的影响。审计师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监督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缓解企业管理层和股东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从而提高资本市场中财务呈报的质量。审计作为一项能够实现约束受托人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代理成本的制度安排,最终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保护。政治联系作为连接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在政府追求GDP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政治联系有效的控制企业,干预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调整企业经营业绩等。目前关于地方政府GDP增长诉求、政治联系、审计师选择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研究还较少,因此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地方政府GDP增长诉求出发,描述了GDP增长这一宏观政治行为如何影响到微观企业决策行为,为我们了解政府在审计市场中的角色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地方政府GDP增长诉求和审计师选择的相关理论。另外,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不仅为我国地方政府考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府如何引导审计需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研究工作的目的、论文框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研究创新。  第二部分,正文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共三章。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首先对地方政府GDP增长诉求的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同时本章也分别对地方政府GDP增长诉求和政治联系对审计师选择影响进行了文献回顾与综述。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之处,发现目前学术界很少有人研究地方政府GDP增长诉求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本文研究弥补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三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阐述了宏观政治环境如何影响到微观企业行为及其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试图从理论上探讨与分析地方政府GDP增长诉求和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本文的假设1。同时,为了验证政治联系在两者关系间的作用,提出了本文的假设2和假设3。  第四章,研究设计。首先,说明本文的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问题,最终本文选取了2007~2013的沪深A股非金融行业的9354个研究样本。然后,对选取各变量的原因,以及各变量的定义和计量方法作详细的说明。最后,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三个假设,在参照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三个相应的Logit回归模型。  第五章,实证结果及分析。本章首先对因变量、考察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了全样本描述性统计。其次,按照是否有政治联系进行分组描述性统计,初步说明了各变量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然后,本章还对主要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方差膨胀因子法检验,以验证本文模型是否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说明了本文模型设计的合理性。最后,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三个假设,分别利用上述三个模型进行logit回归,并结合前文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市场化进程的影响。  第三部分,即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对前文的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及实证结果进行总结,提炼本文研究结论。同时对应本文结论,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指明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本文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GDP增长诉求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发现GDP增长诉求与“四大”和“十大”都显著负相关,表明地方政府对GDP增长率的诉求越高,将促使地方政府干预其控制的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使上市公司更偏向于选择低质量审计师作为其财务报告提供审计服务;然后,考察了政治联系与审计师选择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有政治联系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非四大”或“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即低质量审计师;其次,进一步分析了政治联系在地方政府GDP增长诉求中的作用,发现当上市公司存在政治联系时,当地政府GDP增长诉求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更大,上市公司更会愿意选择低质量审计师;最后,进一步分析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发现在市场化进程越高、法律制度越完善的地区,该地区的政府GDP增长诉求越高,那么有政治联系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选择低质量审计师。  本文的研究创新之处主要有:  第一,本文较早研究了地方政府GDP增长诉求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以往关于GDP增长问题的研究大都是从微观企业经济行为的角度,如企业价值、会计政策的选择等,很少有从审计师选择的角度进行研究的。然而为了满足官员的政绩要求,企业的会计业绩必须相应调整,而这又不可避免的需要审计师的配合。目前尚无学者从审计的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从审计师选择的视角,探讨GDP增长诉求这一宏观政治背景如何影响企业微观经济活动。  第二,本文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审计师选择的有关研究。以往关于审计师选择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企业管理层微观行为方面的,很少有人研究宏观政治环境下,政府官员出于晋升压力是否会干预企业的审计师选择。本文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存在GDP增长诉求时,将干预企业的审计师选择,让其选择低质量的审计师,进一步丰富了有关文献。  第三,进一步拓展了政治联系相关的研究。本文将政治联系作为调节变量,探讨了地方政府在追求GDP时是否会更加干预有政治联系的上市公司。结果发现有政治联系的上市公司,GDP增长诉求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更大,这对于完善地方政府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四,丰富了市场化进程相关的研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发现市场化进程的完善,有利于约束地方政府GDP增长诉求和政治联系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