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6h】

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环境绩效的概念

1.2.2财务绩效的概念

1.2.3重污染行业的界定

1.3研究方法

1.4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内容及框架图

1.5本文的贡献

2.文献综述

2.1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理论研究

2.1.1传统学派的观点

2.1.2修正学派的观点

2.2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2.2.1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正相关

2.2.2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负相关

2.2.3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不相关

2.3影响二者关系的其他因素

2.4研究评述

3.制度背景和理论基础

3.1制度背景

3.2相关理论基础

3.2.1受托责任理论

3.2.2社会责任理论

3.2.3利益相关者理论

3.2.4循环经济理论

4.实证研究设计

4.1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假设提出

4.2变量设计

4.2.1环境绩效的变量设计

4.2.2财务绩效的变量设计

4.2.3控制变量设计

4.3模型的构建

4.4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4.1样本选择

4.4.2数据来源

5.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5.1描述性统计分析

5.2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5.3回归分析

5.3.1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相关性回归分析

5.3.2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增量的相关性回归分析

5.4稳健性检验

6.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局限性

6.1研究结论

6.2政策建议

6.3研究的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6.3.1研究的局限性

6.3.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并且发展规模、经济后果、污染类型等日趋扩大,由此带来的损失、危害和影响更加触目惊心。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企业缺乏环境管理动力、环境保护力度弱而导致。频发的环境事故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创,也对上市公司的生产运营和股价波动产生负面影响,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丧失信心。  我国“首届上市公司环境信息评价报告”对沪深交易所的617家上市公司,就企业的环境保护活动展开调查并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4个项目展开:(1)环境管理,(2)环境意识与企业文化,(3)环境绩效,(4)优秀环境实践。报告显示,样本企业的“环境意识与企业文化”项目得分率均比较高,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上普遍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并能在企业文化中体现出相关内容,但是在“环境绩效”和“优秀环境实践”项目上得分不理想,特别是在“环境绩效披露”方面失分较多,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具体的环境实践上还缺乏动力,环境违法的低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选择以牺牲环境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短视行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战略实施提供方向,也能为政府制定监管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此外,还有助于加快环境绩效评价方法的规范化进程,更大程度上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从理论角度来看,我国有关环境会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相关关系的研究仍然存在拓展空间,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本文从研究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出发,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透过企业环境绩效看企业价值的思路,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在传统会计模式下无法获取的企业信息。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也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确定发展方向和制定进一步经营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现有研究成果对环境绩效的评价指标尚无统一的认定,学者们为便于研究而构建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也不尽相同,导致研究结论不一而足。本文通过选择可测量的变量作为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的替代变量,对二者的相关性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成果,促进环境会计理论体系与方法的逐步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从实践角度来看,我国正处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促进重污染行业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成为该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如何说服那些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放弃低成本的末端污染治理模式并转向高环保投入的源头治理模式,成为一个难题。此时,研究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为政府制定环保监管政策、推动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理论支持。这样,研究可以从企业经营管理和环境监管两个方向同时推动企业主动由末端治理模式向清洁生产模式转变。  本文内容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1章:绪论。本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等。首先,本章结合我国环境治理现状,阐述了研究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相关性关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根据国内外学者对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的研究,对二者的含义进行界定,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  第2章:文献综述。通过阅读和整理前人对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对相关文献做出综述和评述。从理论研究角度来看,学者们对二者关系的研究主要分为“传统学派”观点和“修正学派”观点两类。从实证研究角度来看,二者关系可能是“正相关”、“负相关”或者“不相关”,甚至有的学者对二者关系进行进一步拓展,发现二者存在“U”型或“倒U”型关系。之所以会出现研究结论的多样性,是因为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考虑了不同的因素、选择了不同的变量。在此,文章对相关原因也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第3章:制度背景和理论基础。首先,本章对环境绩效相关制度背景进行阐述,发现因缺乏完善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制度,导致环保核查、企业上市环保准入等工作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不论是政府的监督工作还是企业的执行工作都因此举步维艰。可见,建立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文章分别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对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做出基础理论分析。  第4章:实证研究设计。首先,本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相互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个研究假设:假设1,在基于预防的环境管理模式下,好的环境绩效将促进财务绩效的提高;假设2,在环境末端治理模式下,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存在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其次,设计相关的变量。本文以企业排污费为基础,从两个角度出发设计环境绩效的代理变量:从绝对值的角度,以单位营业收入排污费作为环境绩效的代理变量;从相对值的角度,以单位营业收入排污费的年度增量作为环境绩效的代理变量。文章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评价企业财务绩效,并在考虑影响二者关系的因素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相关控制变量。然后,本文选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针对假设1构建了模型1和模型2,针对假设2构建了模型3。最后,搜集整理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2010-2013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其中,企业排污费相关数据通过查找企业年度报告的“管理费用”和“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项目获得,企业环境战略数据(是否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查找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书或公司官方网站获得,其余的财务数据、公司基本信息和股权信息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  第5章: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本文利用Stata12数据处理软件处理样本数据。首先,根据模型使用的样本数据不同,分别对模型1涉及的相关数据、模型2和模型3涉及的相关数据做出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对相关数据做相关性检验,发现在不加入控制变量时,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在不同的检验方法下呈现出不同符号和显著性。然后,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根据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结果,得出企业在采取基于预防的环境管理模式的情况下,好的环境绩效促进财务绩效的提升。根据模型3的回归结果,得出企业在末端治理模式下,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存在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最后,本文选取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净资产收益率(ROE)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模型2和模型3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假设1和假设2得到了验证。模型1未通过稳健性检验,可能是由重污染行业的特殊性、企业违法成本小于治理成本、产业转型升级过程漫长等原因造成。这也从侧面说明从相对值角度能更好地衡量环境绩效改善状况,得出的结论更具可靠性。  第6章: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局限。根据第5章的实证检验结果,本章对文章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反省了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一步展望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文研究了重污染行业的两种环境治理模式下,环境绩效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我国正处在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时期,重污染行业的升级转型是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在这一特殊时期,研究传统环境治理模式与基于预防的环境管理模式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对驱动重污染行业企业改革生产工艺和实施清洁生产起到重要作用。在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下,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存在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无益。企业只有采用基于预防的环境管理模式才能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2.本文以企业排污费为基础,对环境绩效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解决了环境绩效指标难量化的问题。根据我国环保法“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缴纳排污费的多少能够综合反映企业的排污水平和环境绩效水平。重污染行业企业是缴纳排污费的重要主体,以排污费为基础衡量企业的环境绩效不仅体现出重污染行业的特殊性,也克服了环境绩效指标量化难、不统一的难题。并且,排污费作为财务数据,更具准确、客观性。  3.本文从绝对值角度和相对值角度分别衡量环境绩效,研究其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从相对值角度度量环境绩效比从绝对值角度更能体现出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状况,便于企业之间进行对比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