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藏黄连和云南黄连的生药学与RAPD分析研究
【6h】

西藏黄连和云南黄连的生药学与RAPD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形态学研究

第二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第三部分西藏黄连与云南黄连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药材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及其同属植物的干燥根茎。据文献记载和调查,全世界黄连属植物约16种,多种黄连属植物的根茎在我国各地作为黄连入药,包括味连(C.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C.Y.Chenget Hsiao)、西藏黄连(C.teeta Wall.)、云南黄连(C.teetoidesC.Y.Cheng)、峨眉野连[C.omeiensis(Chen)C.Y.Cheng]等。 西藏黄连,产于西藏南部昌都地区;云南黄连,产于云南西北部福贡、德钦、维西、藤冲等地。关于西藏黄连和云南黄连的分类和命名,国内学者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本课题旨在对西藏黄连、云南黄连进行系统的生药学和RAPD分析研究,探讨这两个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为二者的分类和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利用PCR技术,对西藏黄连、云南黄连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比较了二者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同一种群内各样本间的遗传分化较低,种群内保持稳定的遗传特征;而两个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高,种群间的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种群内部各样本间的遗传距离,表明二者在分子水平有明显差异,从而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为二者的分类和鉴定提供了依据。 对二者的原植物和生药性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其根茎、叶进行了组织形态学研究。 用薄层色谱法比较了二者化学成分的异同,结果表明巴马汀可以作为二者TLC鉴别的特征性成分。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二者中的生物碱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黄连中非洲防己碱、药根碱、巴马汀的含量明显高于西藏黄连,Grolandcine和小檗碱的含量也略高于西藏黄连,二者中黄连碱的含量差别不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