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高原缺氧对来自低海拔工作人员睡眠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6h】

慢性高原缺氧对来自低海拔工作人员睡眠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对象

2.2调查工具和仪器

2.3调查程序

2.4统计方法

3结果

3.1一般情况

3.2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氧含量比较

3.3慢性高原缺氧对睡眠情况的影响

3.3.1血氧饱和度与睡眠的相关性

3.3.2研究组与对照组睡眠一般情况比较

3.3.3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SQI和ESS比较

3.3.4研究组不同年龄组PSQI和ESS比较

3.3.5研究组不同时间组PSQI和ESS比较

小结

3.4慢性高原缺氧对精神状况的影响

3.4.1血氧饱和度与精神状态的相关性

3.4.2研究组对照组及常模的SCL-90一般情况比较

3.4.3研究组的SCL-90因子与常模数值比较

3.4.4研究组的SCL-90因子与对照组比较

3.4.5研究组不同年龄组的SCL-90比较

3.4.6驻高原不同时间组的SCL-90项目的影响

小结

3.5睡眠与精神状态的相关性

3.6男性研究组与男性对照组比较

4讨论

4.1高原对人血氧含量的影响

4.2慢性高原缺氧对人睡眠情况的影响

4.3慢性高原缺氧对人精神状况的影响

4.4睡眠与精神状况的关系

5结论

6本研究的不足

论文参考文献

附录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Epworth嗜睡量表(ESS)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附录2个人简历

读研期间参加课题及发表论文

致谢

综述:高海拔缺氧环境对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

摘要

前言

1.高山病

2高原夜间睡眠时的周期性呼吸

3高海拔缺氧环境与内分泌和物质代谢

4高海拔缺氧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4.高海拔缺氧环境与睡眠

5总结和展望

综述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高海拔环境下慢性缺氧对来自低海拔作业人员的睡眠及精神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工作在平均海拔为4500米的高原缺氧地区的青藏铁路建设人员124名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在非高原缺氧地区工作的同一建设系统117名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人员均来自低海拔地区)。根据在高原工作时间的不同将研究组分为:A组(1年内)、B组(1~2年)、C组(2年以上)。应用无创法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压;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调查睡眠情况;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精神状况。结论:1)睡眠质量好坏与血氧饱和度高低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精神状态呈正相关;2)在高原慢性缺氧的环境下工作的人会出现睡眠效率差,较多使用催眠药物;其中以工作时间在1~2年内的人最明显,而年龄无影响;3)慢性高原缺氧会使人躯体不适、产生敌对表现,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还可以出现强迫精神症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