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光外差RoF下行链路调制与检测技术研究
【6h】

光外差RoF下行链路调制与检测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第一章绪论

1.1 引言

1.2 RoF系统简介

1.2.1 RoF 系统的基本结构

1.2.2 RoF 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1.3 光生毫米波技术

1.3.1 光注入锁定

1.3.2 光学倍频技术

1.3.3 光外差技术

1.4 光外差RoF 链路具有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

1.5 本文所涉及的相关领域研究背景与进展

1.5.1 RoF 链路单边带调制技术

1.5.2 RoF 链路激光器相位噪声补偿技术

1.5.3 RoF 链路速率及容量提升技术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光外差RoF 链路单边带调制技术研究

2.1 光外差RoF链路三种不同的单边带调制方案理论分析

2.1.1 光外差RoF链路单边带调制理论模型

2.1.2 DD-MZM单边带调制方案

2.1.3 推推模式IQ-MZM 单边带调制方案

2.1.4 推挽模式IQ-MZM 单边带调制方案

2.2 基于克莱默-克朗尼格算法的信号与信号拍频串扰消除技术

2.2.1 信号与信号拍频串扰分析

2.2.2 克莱默-克朗尼格算法工作原理

2.3 三种单边带调制方案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2.3.1 仿真设置

2.3.2 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

2.3.3 不同单边带调制方案的成本及复杂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频下变换光外差RoF链路RFP相位噪声补偿技术研究

3.1 RFP相位噪声补偿技术工作原理

3.1.1 混频下变换光外差RoF链路基本结构

3.1.2 传统的RFP相位噪声补偿技术

3.1.3 改进的RFP相位噪声补偿技术

3.2 RFP相位噪声补偿技术实验验证

3.2.1 实验设置

3.2.2 载波信号功率比最优化

3.2.3 载波提取滤波器带宽的影响

3.2.4 保护间隔的影响

3.2.5 相位噪声补偿效果验证

3.3 不同相位噪声补偿技术线宽容忍性能对比

3.3.1 维特比-维特比相位估计算法原理简介

3.3.2 线宽容忍性能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光外差RoF链路基于单DD-MZM的光正交调制和解调技术研究

4.1 基于单DD-MZM的光正交调制和解调技术工作原理

4.2 双重双边带和双生单边带信号调制方案

4.2.1 双重双边带调制方案

4.2.2 双生单边带调制方案

4.3 基于单DD-MZM的光正交调制和解调技术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

4.3.1 仿真设置

4.3.2 直流偏置电压的影响

4.3.3 对光纤色散的鲁棒性

4.3.4 接收机性能分析

4.3.5 线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外差RoF链路基于抑制载波的功率探测方案研究

5.1 单边带调制功率探测RoF 链路功率利用率分析

5.2 信号预编码技术的工作原理

5.2.1 信号预编码规则

5.2.2 相位解卷绕

5.3 基于抑制载波的功率探测方案实现

5.4 基于抑制载波的功率探测方案实验验证及结果讨论

5.4.1 实验设置

5.4.2 相位解卷绕的影响

5.4.3 对根升余弦脉冲成型函数的鲁棒性

5.4.4 激光器线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4.5 与传统的单边带调制功率探测方案性能对比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蔡沅成;

  •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学科 光学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邱昆;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P2TN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