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除颤能量对于犬除颤后血流动力学及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6h】

除颤能量对于犬除颤后血流动力学及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临床意义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论著1 :不同除颤能量对于除颤后血流动力学及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论著2 :High energy defibrillation increases the dispersion of regional ventricular repolarization

综述:浦肯野纤维在心室颤动发生及维持中的电生理机制

注释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接受)的文章目录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腔内除颤能量对于犬短时间心室颤动( ventricularfibrillation,VF)除颤后血流动力学、局部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窦性节律恢复时间及除颤后节律的影响。   方法:研究共纳入17 只比格犬,建立犬的开胸电诱发VF 模型,比格犬麻醉后开胸,暴露心脏,将一块6*6 的单极电极片(间距4mm)缝在犬的左室侧壁心外膜,以诱发VF 及记录心室激动信号,股动脉穿刺有创监测动脉血压,测定短时间VF(20s)除颤阈值(defibrillation threshold, DFT)后,将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纳入7 只比格犬):将除颤能量分别调至125%DFT 及250%DFT,评价不同能量除颤后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局部心室复极离散度的改变;第二阶段(纳入10 只比格犬):将除颤能量分别调至100%DFT、125%DFT、175%DFT 及250%DFT,100%DFT 及125%DFT 为小能量组,175%DFT 及250%DFT 为大能量组,分析不同能量除颤后局部心室复极离散度改变及除颤后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   结果:第一阶段:不同能量除颤后的动脉压,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压曲线正向最大斜率(dP/dt)在除颤后即刻,1 分钟,5 分钟均无显著差别,大能量组动脉血压曲线负向最大斜率(-dP/dt)在除颤后即刻要低于小能量组,但在1 分钟及5分钟时无显著差别。大能量组除颤后即刻的平均心率要低于小能量组,窦性节律恢复时间长于小能量组。大能量组除颤后的局部心室复极离散度(Dispersion ofregional ventricular repolarization, DRVR)要高于小能量组。第二阶段:100%DFT除颤后DRVR 与VF 前无差别,但其余三组除颤后DRVR 均高于VF 前,250%DFT 组除颤后局部心室复极离散度高于100%DFT 组和125%DFT 组,大能量组除颤后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小能量组。大能量组窦性节律恢复时间长于小能量组。   结论:除颤能量对于除颤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无明显影响,但大能量除颤会引起除颤后局部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增加,这可能是除颤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