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上海世博经济影响研究
【6h】

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上海世博经济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技术路线

三、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世博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一、世博经济概念、特征及经济价值分析

1.世博经济的概念

2.世博经济的特征

3.世博经济价值分析

4.世博经济的构成

二、 世博会成本-收益分析

1.成本-收益分析理论

2.世博会的成本-收益方法

第三章: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投入情况分析

1.上海世博会筹办其间的工程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2.上海世博会会展期间的投入费用

3.投入资金来源

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产出情况分析

1.上海世博会的市场开发情况分析

2.上海世博会的收入情况分析

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投入-产出分析

第四章: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影响分析

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直接正面影响

1.对上海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

2.促进就业增长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

5.政府管治能力的提高

6.城市文化的弘扬

7.城市形象的提升

8.更加开放性环境的营造

二、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间接正面影响

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产业结构的调整

3.人力资本的提升

三、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负面影响

1.世博会的“挤出效应”

2.助推房产泡沫的形成

3.非受益群体利益受损

4.设施的闲置与过剩

四、相应对策与建议

1.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办博经验

3.联动长三角,拉长世博经济链

4.协调世博规划与城市规划,降低成本

5.抓好市场开发,增加收入

6.做好场馆后续利用,回收成本

附件 《上海世博会品牌赞助目标行业范围》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所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世博会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不仅能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也能给举办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大举办国家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又一历史机遇,对于加速推进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和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具有积极作用。世博会是通过世博经济对举办国家和城市产生影响。世博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要研究它必然离不开世博会的成本与收益问题,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扩大世博会对经济的正面影响,降低其负面影响,实现举办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为世博经济理论研究综述,主要介绍了世博经济的概念、特征、经济价值分析、构成及世博会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第三章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分析。第四章着重分析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通过分析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收入支出情况,发现如只计算世博会运营期间的投入费用,在市场开发良好的情况下,能实现少量盈余;但是,如将世博会筹办期间的动拆迁、工程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计入举办世博会的投入,则世博会举办的经济效益将会降低,出现亏损。然后本文深入分析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分为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两个方面。正面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层次。直接正面影响主要有对上海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促进就业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政府管治能力的提高、城市文化的弘扬、城市形象的提升、更加开放性环境的营造;间接影响主要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力资本的提升。负面影响包括世博会的“挤出效应”、助推房地产泡沫的形成、非受益群体利益受损以及设施的闲置与过剩。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