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途径给药后豚鼠外淋巴液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代谢动力学特征
【6h】

不同途径给药后豚鼠外淋巴液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代谢动力学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2.1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仪 器

2.1.3 药品和试剂

2.2实验方法

2.2.1ABR检测方法

2.2.2给药方法

2.2.3 取材时间和样本量

2.2.4取材方法:

2.2.5色谱条件

2.2.6 样本处理:

2.2.7标准储备液与内标溶液的配制

2.2. 8线性范围及色谱行为

2.3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经鼓室内灌注及明胶海绵经圆窗龛给药后在豚鼠外淋巴液中的代谢

3.2 ABR反应阈

4.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鼓室内灌注、明胶海绵经圆窗给药后豚鼠外淋巴液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ethylprednisolone,MTH)的代谢动力学特征,为临床选择经鼓室给药方式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鼓室内灌注MTH(62.5mg/ml)及将浸满MTH(62.5mg/ml)的明胶海绵放置于圆窗上两种方式给药,采集2种途径给药后1~12 h鼓阶外淋巴液,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检测其中的甲泼尼龙浓度。
  结果:鼓室内灌注或明胶海绵经圆窗给药后外淋巴液中MTH的最高浓度均出现在给药后1.5h;在取材的每个时间点,鼓室内灌注给药后外淋巴液中的MTH浓度均高于明胶海绵经圆窗给药者,除5、6及12h外,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鼓室内灌注给药后外淋巴液中MTH的生物半衰期t1/2=1.84h,明胶海绵圆窗给药后甲泼尼龙t1/2=1.87 h。鼓室内灌注、明胶海绵经圆窗给药后12 h取材时间点的豚鼠较给药前与取外淋巴前ABR波形Ⅲ波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局部给药后MTH能够有效地经圆窗膜渗透进入外淋巴液。鼓室内灌注给药后外淋巴液中的甲泼尼龙浓度较高。该浓度的MTH对内耳功能未见明显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