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胸部小切口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随访及围术期AchRab和PsmRab观察
【6h】

胸部小切口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随访及围术期AchRab和PsmRab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重症股无力与胸腺切除术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前正中纵劈胸骨切口下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已经取得了良好的随访结果,但是创伤较大,我科1998年以来开始对一些胸腺增生或者较小的A至B2型的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了第二肋间横断胸骨的切口下胸腺切除。本文旨在研究横断胸骨小切口下胸腺切除的疗效,了解术后疗效与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观察围手术期AchRab和PsmRab的变化。 方法 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的患者90例(男40例,女50例);年龄7—66岁(平均313岁);Osserman分型I型27例(30.0%),lla型23例(25.5%),IIb型34例(34.0%),III型4例(4.4%),IV型2例(2.2%)。CT示胸腺增生或较小胸腺瘤。经第二肋间横断胸骨切口下行胸腺切除术。术前及术后一周检查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突触前膜受体抗体(PsmRab)作对比(ELISA)。出院后对其临床症状、药物服用情况作随访。随访期0.5-6.9年,平均4.0年。 结果 90例患者均在第二肋间横断胸骨切口下顺利完成胸腺及胸腺瘤切除术。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肌无力危象11例(12.2%);切口感染2例。术后住院时间5—27天(平均8.9天)。术后病理为胸腺增生68例,胸腺瘤(A型、Bl和B2型)22例,均为U期以内。术后疗效:缓解24例(26.7%),改善57(63.3%)例,无变化9例(10%)例,恶化0。手术疗效与与性别、年龄、病程、病理类型、是否使用激素以及术前血清突触前后膜抗体的水平无关,但是与疾病的分型和随访期有关。围术期AchRab和PsmRab无明显变化。 结论 横断胸骨小切口下胸腺切除术对于胸腺增生或较小的胸腺瘤患者是方便、安全、经济、根治性强而创伤小且相对美观的术式。术后有效率高,且疗效的判定需长期随访。手术预后与Osserman分型和随访期长短有关,全身型疗效优于眼肌型。术前病程对术后症状的缓解程度有显著影响。因此眼肌型和全身型患者均应建议早期手术。术后一周血浆AchRab和PsmRab水平无显著下降,说明免疫状态的稳定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此期间的免疫干涉可能有利于加快症状的缓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