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区磁异常处理与解释
【6h】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区磁异常处理与解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以往研究程度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

2 频率域位场处理转换理论基础

2.1 傅里叶变换

2.2 频率域磁异常的转换与处理

3 位场频率域迭代滤波法研究

3.1 迭代滤波法的基本原理

3.2 位场分离中的迭代滤波法原理

3.3 本章小结

4 伊犁盆地南缘513矿区磁测资料处理与解释

4.1 研究区概况

4.2 区域地质概况

4.3 地球物理场特征

4.4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特征

4.5伊犁盆地南缘513矿区磁测工作

4.6 513矿区磁测资料处理与异常解释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由于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普遍具有埋深较大、规模较小、零星分布的特点,在地表的指示不明显,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应用效果受到质疑。因此,长期以来该区铀矿勘查工作多以成本高、效率低的钻探方法为主,已探明的铀资源储量已经不能满足军工和核电事业发展的需求。随着铀矿资源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在铀矿勘查中如何发挥地球物理勘查的作用,提高勘查效果,是地球物理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磁法勘探以其经济高效、覆盖面广、探测深度大等优点业已在我国北方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环境可分为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和还原带,尽管铀作为一种顺磁性物质本身不具有磁性,但从其成矿的化学环境条件来看,铁磁性矿物在各化学分带中的含量存在差异,这为磁法勘探提供了物性前提。  本文依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执行的“伊犁盆地基地铀矿资源扩大与技术评价研究”课题,在伊犁南缘中新生代盆地514、513和511三个已知矿区开展了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获得了大量的磁测资料。笔者基于所获得的磁测数据,结合已知铀矿区的地质条件和铀矿点的分布,研究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磁异常形成机理,总结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各化学分带的磁异常特征。研究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提取有用信息,采用了化极、延拓、求导、边界识别等常规方法对磁测数据进行处理,并首次将迭代滤波法应用于该地区的磁测数据处理中,着重探讨了迭代滤波法在该区的应用效果,并与常规方法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迭代滤波法在磁测数据处理中比常规方法保幅更好,计算的稳定性更高。  最后,探讨了伊犁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各化学分带磁异常特征与铀矿化的关系,即磁异常负值区对应氧化带,正值区对应还原带,由负值向正值过渡区的零值附近则对应氧化还原过渡带。把这种磁异常特征作为今后在该地区及外围或我国其他同类地区寻找砂岩型铀矿的一种找矿标志,可为我国北方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预测区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