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粤北南雄盆地铀矿化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6h】

粤北南雄盆地铀矿化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 论

1.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5主要工作量

2.1南雄盆地地质概况

2.2铀矿化成因类型的划分

3.1岩相古地理

3.2成矿构造特征

3.3围岩蚀变特征

3.4矿体特征

3.5矿石矿物、铀的存在形式和成矿时代

3.6主要控矿因素和成矿模式

4沉积成岩型铀矿化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以下俄井矿区为例

4.1成矿岩层的岩相古地理

4.2矿化岩层特征

4.3矿体特征

4.4矿石矿物、铀的存在形式

4.5主要控矿因素和成矿模式

5.1成矿岩层的岩相古地理

5.2含矿岩层特征

5.3矿体特征

5.4矿石矿物、铀的存在形式

5.5主要控矿因素和成矿模式

6南雄盆地铀成矿规律分析

7铀成矿远景预测

7.1成矿远景区划分原则

7.2成矿远景预测

8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南雄盆地铀矿床、矿点、矿化点众多,其铀矿化类型和控矿因素复杂多样。本文通过资料整理研究和地质调查对比,将它们划分为三种成因类型,即热液型、沉积成岩型、淋积成岩型。依据不同成因类型,选取典型矿床(矿点)进行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系统研究盆地内地层、构造、围岩蚀变、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它们与铀成矿的关系。通过这些矿床,矿点矿化特征和控矿因素的分析,南雄盆地铀矿化分布可归纳出如下规律:  (1)盆缘和基底花岗岩的存在是铀成矿的先决条件  (2)控盆构造的长期,多次活动是热液铀矿床成矿的重要因素  (3)Ⅱ、Ⅲ级沉积韵律的中部(个别中下部)地层,是铀矿化的有利层位。  (4)山麓洪积相前缘岩相过渡带是铀成矿的有利地段  (5)浅色层(体)是铀成矿的最有利场所  根据这三种成因类型的铀成矿地质特征和铀成矿规律,预测了三级铀成矿远景区。它们分别是:  (1)Ⅰ级成矿远景预测区——238地区  第一片:盆地内238E矿床的南西方向的延伸地段,经过近年来钻探工作,已证实该片有较大发展远景;第二片:238W矿床36号勘探线以西地段,有很好的矿化苗头,向西面深部矿化有变好的趋势;第三片:小煤窑地段,热液活动明显,硅化、褪色化显著,见有伽玛异常点;第四片:苍石-周地地段,该地段构造分枝明显,成矿远景较好。  (2)Ⅱ级成矿远景预测区——371地区  位于始兴县城北面的罗围—老黄塘—下俄井—马市地段,面积约20km2,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初步探明的工业矿化面积0.43 km2、远景储量**多吨、工业储量**多吨,对成矿规律已有一定的认识,并掌握了一定的找矿线索,成矿远景良好。  下俄井371矿点和的东田心-黄田地段,矿化埋藏较深,保存较好,稀疏工程揭露所见的矿层较多,以寻找富厚矿化的集中地段。  (3)Ⅲ级成矿远景预测区——老虎头—马乱水地区  老虎头东侧经深部揭露查明有129号沉积型矿点,构造热液活动特征与234、238矿床类似,目前深部揭露和研究尚不充分,有必要对深部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热液铀矿床在成矿亚带中是颇有发展远景的类型,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今后在南雄盆地的找矿方向,其主要目标应放在寻找热液类型方面。除全安矿田本身的发展外,还要注意南雄硅化断裂带的上、下盘的含矿次级构造的深部揭露。例如二三八矿床的36号勘探线以西地段,723硅化带与樟树寨断裂的交接部位,马乱水地区的北北东断裂热液活动繁杂地段,在现有铀矿化且物化探异常区的高场区,进行必要的深部探索,以求新区的开辟。

著录项

  • 作者

    谢小占;

  •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
  • 学科 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祝民强,苏文聪;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铀矿化,成矿规律,围岩蚀变,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