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管多机布置抽水蓄能电站瞬态建模与过渡过程分析
【6h】

一管多机布置抽水蓄能电站瞬态建模与过渡过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力机械过渡过程研究现状

1.2.2 抽水蓄能电站一管多机水力过渡过程研究现状

1.3 调节保证设计行业现状和管理要求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技术路线

2 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

2.1引水管道内瞬变流动的控制方程

2.2 特征线方法

2.3 数学模型

2.3.1 水轮机模型

2.3.2 发电机模型

2.3.3 调速器模型

2.3.4 调压室模型

2.4 管段准则及边界条件

2.4.1 管系分段

2.4.2 建立边界条件

2.5 本章小结

3 一管多机布置抽水蓄能电站非线性动力学建模与瞬态分析

3.1 水力系统

3.2 一管多机抽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管道水击动态方程

3.2.2 水泵水轮机动态方程

3.3 一管两机布置抽水蓄能电站瞬态工况数值仿真

3.4 一管多机布置方式抽水蓄能电站极值典型工况研究

3.4.1 蜗壳末端最大压力

3.4.2 尾水管最小压力发生工况

3.4.3 机组最大转速上升发生工况

3.4.4 引调涌浪最高水位发生工况

3.4.5 尾调涌浪最高水位发生工况

3.4.6 计算结论

3.5 极端工况安全控制标准探讨

3.5.1 计算控制标准

3.5.2 安全控制标准建议

3.6 过渡过程研究计算工况

3.7 本章小结

4 一管多机布置方式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关键因素分析

4.1 一管多机布置方式的电站转轮特性对水力过渡过程的影响研究

4.1.1 不同转轮特性曲线分析

4.1.2 不同的转轮特性曲线计算结果分析

4.1.3 导叶拒动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4.1.4 不同机组特性对过渡过程结果影响总结

4.2 一管多机布置电站输水系统参数对水力过渡过程的影响研究

4.2.1 调压井的设置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4.2.2 调压井阻抗孔直径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4.2.3 岔管位置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一管多机布置方式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计算分析

5.1 关键因素敏感性分析

5.1.1 导叶关闭规律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5.1.2 机组转动惯量GD2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5.2 一管多机过渡过程计算

5.2.1 丰宁电站水力干扰计算结果

5.2.2 沂蒙电站水力干扰计算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抽水蓄能电站泵工况断电飞逸过渡过程研究

6.1 电站计算模型

6.1.1 几何模型与计算参数

6.1.2 网格划分

6.2 三维过渡过程数值计算方法

6.2.1 不同区域模型耦合算法

6.2.2 控制方程和湍流模型

6.2.3 控制方程离散格式

6.2.4 泵工况断电过渡过程算法实现

6.3 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

6.3.1 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数据对比

6.3.2 外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6.3.3 测点压强波动变化特性分析

6.3.4 内部流场演变规律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论文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苟东明;

  •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
  • 学科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罗兴锜,郭鹏程;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