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2年安徽省35家医院医院感染的横断面调查
【6h】

2012年安徽省35家医院医院感染的横断面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调查方法

2.2调查对象

2.3调查内容

2.4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率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学

2.7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一般情况

3.2 各科室感染率情况

3.3 不同性别间各感染部位感染率

3.4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3.5 科室与主要经血传播病毒携带构成情况

3.6 侵袭性操作相关情况

3.7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8 外科系统手术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3.9内科系统与外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用药前细菌培养情况对比分析

3.10重症监护病房(ICU)与其它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情况和送检情况对比

3.11医院感染病原体

4 讨论

4.1 医院感染率

4.2 不同性别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分析

4.3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4.4 科室与主要经血传播病毒携带情况

4.5侵袭性操作相关情况

4.6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4.7 标本送检率

4.8 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一

附表二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描述安徽省的医院感染现状,探讨并分析医院感染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安徽省的医院感染防治以及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
  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整群抽取安徽省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2012年11月14日当天在院病人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当天出院病人,但不包括当天入院病人。分层逐级培训调查内容和方法,首先由安徽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对各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然后专职人员对参与调查的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住院信息、入院诊断、医院感染部位、是否漏报、病原体、主要经血传播病原体、侵袭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外科手术切口情况等。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并逐个录入专业软件,然后跳转成EXEL文件后导入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本次调查应查31943人,实际调查31656人,实查率99.10%。共计769位病人发生804例次医院感染。病人医院感染率为2.43%,例次感染率为2.54%。医院感染部位前5位分别是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表浅切口和皮肤软组织,所占比例分别为46.39%、12.44%、9.70%、9.08%和6.84%。4.67%的病人HBsAg阳性,0.76%的病人抗-HCV阳性,0.29%的病人抗-HIV阳性。7.52%的病人使用动静脉插管,13.04%的病人使用泌尿道插管,4.90%的病人使用了呼吸机,80.73%的病人进行了静脉输液。男性、静脉输液、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和手术与发生医院感染有关,是医院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小于0.05。共调查外科病人11596人,其中4576人进行了手术治疗,占39.46%。手术治疗病人中有2839人在术前使用了抗菌药物,占62.04%。内科系统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69%,外科系统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0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9.64%,其它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9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离出医院感染病原体500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占15.40%;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株,MRSA检出率为14.63%。
  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安徽省的医院感染率低于全国的医院感染水平,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ICU的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科室,其抗菌药物使用率、侵袭性操作率亦高于其它科室。男性、相关侵袭性操作如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静脉输液和手术共6项危险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抗菌药物使用率符合我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50.0%的要求。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经验性用药比较普遍,标本送检意识不高。医院感染病原体以条件致病菌为主,MRSA检出率较高。今后需加强感控相关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