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图像引导的体外自适应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6h】

图像引导的体外自适应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例资料

2.2 设备

2.3方法与步骤

3 结果

3.1 靶区的体积变化

3.2 靶区剂量学分布

3.3 危及器官的位置变化

3.4 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变化

4.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宫颈癌体外自适应放疗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图像引导下的宫颈癌体外自适应放疗对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及位置的影响,探讨该技术在宫颈癌治疗中进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材料与方法:收集6例经病理确诊的初治宫颈癌患者,应用西门子的ARTISTE自适应放疗系统逐层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制定并实施放疗计划,分别于8次治疗后、16次治疗后对所有患者再次行CT图像采集并据此重新勾画靶区、制定新的计划应用于下一阶段治疗。将三组计划分别定义为IMRT组、ART1组和ART2组,分别比较3种方案间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与位置变化。
  结果:
  (1)靶区的体积变化:随着疗程的进行,患者治疗前、8次治疗后、16次治疗后CTV的靶区体积分别为(694.73±146.48)、(682.24±151.13)、(663.56±128.05) cm3,提示治疗过程中靶区体积有逐渐缩小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靶区剂量学分布:3种方案的CTV靶区的D2、D50、D98、Dmean、HI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D2、D98有逐渐升高的趋势,HI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3)危及器官的位置变化:在治疗过程中,膀胱、直肠的位置变化较明显,膀胱、直肠的几何中心点于治疗过程中在三个方向移动变化范围的绝对值数据均显示头脚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膀胱几何中心点在左右、前后、头脚方向上的位移分别为(0.79±0.65)、(0.95±0.63)、(1.54±0.59)cm,直肠几何中心点在左右、前后、头脚方向上的位移分别为(0.77±0.58)、(0.88±0.49)、(1.18±0.52)cm。
  (4)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变化:6例患者膀胱、直肠的V40、V45、V50及Dmean结果在IMRT组、ART1组、ART2组中依次减少,且3种方案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的V40及Dmean结果也逐渐降低,但仅有Dmean在ART2组与ART1组比较时有明显降低。
  结论:宫颈癌体外放疗过程中膀胱、直肠的位置会随时间而变化,离线式自适应放疗技术可根据图像反馈信息重新调整计划,对治疗靶区影响较小,但可降低膀胱、直肠等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对重要正常组织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