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物造粒流化床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中试试验研究
【6h】

生物造粒流化床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中试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我国水环境及水污染现状

1.2 我国污水处理方式的发展趋势

1.3 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

1.4 生物造粒流化床的发展及应用

1.5 实验研究目的和内容

1.6 课题来源

2 生物造粒流化床的工艺和原理

2.1 生物造粒流化床的系统简介

2.2 生物造粒流化床的原理简介

2.3 实验概况

3 生物造粒流化床的启动及污染物去除原理的分析

3.1 生物造粒流化床的启动

3.2 污染物去除原理的分析

4 调试及工况变化对污染物去除特性的影响

4.1 生物造粒流化床的调试

4.2 工况变化对污染物去除特性的影响

5 生物造粒流化床工艺处理效果评价

5.1 COD的去除效果

5.2 TP的去除效果

5.3 氮的去除效果

5.4 SS的去除效果

5.5 浊度的去除效果

6 生物造粒流化床脱氮问题分析及改进方法

6.1 脱氮问题分析

6.2 改进方法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生物造粒流化床以造粒流化床技术为基础,将活性污泥水处理技术和造粒流化床高效固液分离技术有机结合,是课题组近年来研发的一种集混凝、造粒、生物降解、固液分离于一体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本论文以前期研究为基础,引入了吸附再生理论,构建了基于吸附再生的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系统。基于吸附再生的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很好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  生物造粒流化床中试试验研究启动环节中各出水指标的变化情况表明生物造粒流化床的污染物去除原理主要为:颗粒污泥层的吸附截留作用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化学作用除磷,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脱氮。通过控制水力负荷、回流量、加药量、外筒溶解氧浓度等参数来营造良好的生物处理环境,实现高效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并达到高效脱氮除磷的目的。在启动期间和微生物的驯化期间,和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造粒流化床工艺启动和接种驯化所需的时间要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短,生物造粒流化床在启动6天后出水就能达到正常水平。并且,接种驯化期间生物造粒流化床可以连续运行而传统活性污泥法不能。另外,生物造粒流化床可以停机一段时间后成功快速启动。  生物造粒流化床中试试验研究通过调试环节确定了最佳运行工况。在水力负荷为Q=5m3/h,回流量为Q=2m3/h,加药量为PAM=5mg/L、PAC=60mg/L,曝气量为90m3/h时,并辅以6r/min的搅拌速度,生物造粒流化床对COD、TP、TN、氨氮、SS、浊度有最佳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9.07%、87.77%、55.78%、72.08%、86.09%、95.75%,除N素外其余各指标均可以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GB18918-2002)。生物造粒流化床能在好氧条件下,利用混凝造粒形成的颗粒污泥创造缺氧环境,而且系统运行稳定,克服了以往污泥上浮、脱氮效率低的问题,使得在生物造粒流化床内筒能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出水中氮素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标准(GB18918-200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