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油田稠油测井精细解释方法
【6h】

C油田稠油测井精细解释方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稠油测井解释研究现状

1.2.2 水平井测井解释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3 流体性质

2.3.1 原油性质

2.3.2 地层水性质

第三章 储层基本特征及“四性”关系研究

3.1 岩性特征

3.1.1 岩石类型

3.1.2 岩石矿物成分分析

3.1.3 岩石结构组分特征

3.2 物性特征

3.2.1 孔渗特征

3.2.2 孔隙与孔喉类型

3.2.3 孔隙结构特征

3.2.4 储层分类

3.3 渗流特征

3.3.1 储层敏感特征

3.3.2 油水相对渗透率

3.4 岩性与物性关系

3.5 岩性与含油性关系

3.6 物性与含油性关系

3.7 岩性与电性关系

第四章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与物性下限

4.1 测井资料标准化

4.2 油层测井响应特征

4.3 水层测井响应特征

4.4 干层测井响应特征

4.5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4.5.1 排驱压力拐点法

4.5.2 最小孔喉半径法

4.5.3 甩尾法

4.5.4 综合分析

第五章 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5.1 岩心深度归位

5.2 泥质含量

5.3 孔隙度

5.3.1 单相关孔隙度模型

5.3.2 多参数拟合孔隙度模型

5.3.3 层点法建立孔隙度模型

5.4 渗透率

5.5 束缚水饱和度

5.6 含水饱和度

5.6.1 岩电参数的确定

5.6.2 阿尔奇公式

5.6.3 Simandoux 方程

5.6.4 印度尼西亚方程

5.6.5 含水饱和度效果分析

第六章 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6.1 图版法

6.1.1 电阻率-孔隙度图版

6.1.2 交会图法识别油水层

6.2 曲线重叠法

6.2.1 孔隙度与电阻率曲线重叠

6.2.2 双孔隙度重叠法图6-7 A15井双孔隙度曲线重叠识别油水层

6.2.3 三孔隙度重叠法

6.3 阵列感应测井识别方法

6.3.1 径向电阻率特征法

6.3.2 纵向电阻率差异法

6.4 多井对比

6.5 测井解释标准

6.6 薄夹层的研究与识别

6.6.1 薄夹层的概念

6.6.2 薄夹层的识别

第七章 水平井测井解释

7.1 井眼轨迹分析

7.2. 地层对比

7.3 界面识别

7.4 测井曲线分析与校正

7.4.1 岩性曲线分析

7.4.2 物性曲线分析

7.4.3 电性曲线分析与校正

7.5 水平井参数解释

7.5.1 泥质含量

7.5.2 孔隙度

7.5.3 渗透率

7.5.4 饱和度

7.6 水平井日产油计算

7.6.1 出油参数

7.6.2 水平井物性下限

7.7 应用效果

7.7.1 解释实例

7.7.2 解释验证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徐晓杰;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授予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学科 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申辉林,张晋言;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