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羊二庄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6h】

羊二庄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及构造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区域地层特征

2.2.2 研究区目的层段等时地层格架

2.3 主力层沉积特征及储层内部结构

2.3.1 主力层沉积特征

2.3.2 储层内部结构

2.4 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章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3.1 不同级次隔层成因及分布

3.1.1 隔层成因类型

3.1.2 隔层的分布规律

3.2 砂体垂向叠置关系

3.3 储层物性差异

3.4 辫状河和曲流河层间非均质性对比

第四章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研究

4.1 夹层成因类型及分布

4.1.1 夹层成因类型及特征

4.1.2 夹层分布特征

4.2 储层物性非均质模式

4.3 辫状河和曲流河层内非均质性对比

第五章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5.1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及物性变化规律

5.1.1 辫状河片状砂体非均质性特征

5.1.2 曲流河片状砂体非均质性特征

5.1.3 曲流河交织状砂体非均质性特征

5.1.4 曲流河条带状砂体非均质性特征

5.2 砂体侧向叠置关系

5.3 构型单元平面组合类型

5.4 辫状河和曲流河平面非均质性对比

第六章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及油田开发的影响

6.1 层间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及油田开发的影响

6.1.1 隔层对剩余油的影响

6.1.2 物性差异对产液状况及射孔动用程度的影响

6.2 层内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及油田开发的影响

6.2.1 夹层影响下的剩余油分布

6.2.2储层物性非均质模式影响下的剩余油分布

6.3平面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及油田开发的影响

6.3.1砂体变化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6.3.2不同构型单元产能特征

6.4辫状河和曲流河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及油田开发的影响对比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 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汪涛;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授予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任丽华,张宪国;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N1TE3;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