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华北平原规模化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设施配置及布局研究--以山东省平原县“鲁望模式”为例
【6h】

华北平原规模化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设施配置及布局研究--以山东省平原县“鲁望模式”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 1 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粮食安全问题倒逼规模化农业发展

1.1.2 规模化农业发展推动乡村生产方式转型

1.1.3 乡村生产设施发展滞后于乡村生产方式转型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辨析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辨析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

(1)研究我国粮食生产设施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2)探索适应规模化生产转型的粮食生产设施配置与布局

第 2 章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规模农业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农业龙头企业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农业生产设施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第 3 章我国农业粮食生产设施的发展历程

3.1 我国农业粮食生产设施的发展阶段

3.1.1起步阶段:1949-1958年合作模式下的传统型粮食生产设施

3.1.2初级阶段:1958-1982年集体模式下的机械化粮食生产设施

3.1.3过渡阶段:1982-1994年家庭模式下的小型粮食生产设施

3.1.4中级阶段:1994-2004年市场化模式下的中大型粮食生产设施

3.1.5高级阶段:2004-至今多元化模式下的现代型粮食生产设施

3.2 我国农业粮食生产设施发展的影响因素

3.2.1 国家政策的推动

3.2.2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2.3 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升

3.2.4 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

3.3 本章小结

第 4 章平原县“鲁望模式”下的粮食生产设施配置及布局研究

4.1 规模化农业转型下平原县“鲁望模式”解读

4.1.1 平原县规模化农业的发展条件

4.1.2 “鲁望模式”的规模化生产特征

4.2 平原县农业生产单元的构建

4.2.1 一级农业生产单元的构建

4.2.2 二级农业生产单元的构建

4.3平原县农业生产设施的配置研究

4.3.1 农业生产设施的配置原则

4.3.2 农业生产设施的配置体系

4.3.3 农业生产设施的配置规模

4.4 平原县农业生产设施的空间布局引导

(1)一级生产单元空间布局

(2)二级生产单元空间布局

4.5本章小结

第 5 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2)生产设施的空间布局仍需细化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先知;

  • 作者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
  • 学科 城乡规划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崔东旭;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U46S6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