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济南市环境条件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6h】

济南市环境条件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产业结构理论

小结

第3章 济南市产业结构调整及环境变化分析

3.1 济南市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3.2 济南市环境变化分析

3.3 济南市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分析

小结

第4章 济南市环境条件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

4.2 运行结果与分析

4.3 济南市产业结构调整效益测算

小结

第5章 济南市环境条件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5.1 第一产业调整对策

5.2 第二产业调整对策

5.3 第三产业调整对策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经济总量在增加、增速在减缓,新形态下为维持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发展的关键点,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将总供给量的增长速度从9-10%降到6.5-7%之间,更加强调生态型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小康社会全面覆盖。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经济总量一直排在全省前三,是山东省的重点经济市,2015年全市GDP总量更是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到6100.2亿元,同比增长8.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同时,济南市也是山东省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济南市高质量生态需求加大,未来经济发展中,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将成为济南市发展的焦点,也是必然趋势。  文中在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成果以及国内发展背景下,依托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了2000-2014年间济南市的发展状况,从改善污染物源头的角度出发,选取工业部门的指标数据,选用环境条件约束下多目标规划模型。对2014年济南市工业发展内部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可得到以下三点结论:第一,2014年模拟工业总产值是1874.47亿元,环境损失为23.2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24%。第二,与实际产值相比,大部分重工业产值都有所下降,但是轻工业产值增加。第三,工业总能耗、总用水量以及工业污染物排放值的模拟结果都比实际值小。在选取指标时,选取的参数均为平均值,与实际情况存在误差,并且选取的行业数量不全。在30%误差范围内,总产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约为2%,误差较小,模拟结果具有参考意义。通过对比模拟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精度较高,也可用于计算其他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和路径。  为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结合济南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建议。济南市第一产业应多样化内部结构,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济南市第二产业应适当提高轻工业比重,形成一体化新型工业园区,聚拢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济南市第三产业应加大现代化服务业比重,多样化服务业产品,满足现代社会个性化需求,注重将现代金融业与大数据相结合,最大化实现大数据工具的价值,使济南市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有足够的支撑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