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6h】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产生的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2.人类的生态意识逐渐觉醒

(二)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1.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关注与阐发

2.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驳与发展

3.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与继承

4.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克服与保留

(三)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1.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萌芽:人类可以改造利用自然

2.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发展:把劳动作为生产实践的主要方式

3.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成熟:科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4.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完善: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实践

二、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一)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

2.人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二)实践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社会性活动

1.实践是自然观变化和发展的依据

2.实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纽带

3.实践是检验自然观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三)自然——人——社会是统一的有机体

1.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辩证统一

2.人与自然的关系外化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使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掠夺性

2.资本家压榨工人造成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失衡

(五)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的有机统一

1.正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

2.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逻辑架构与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逻辑架构

1.尊重自然: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前提

2.实践活动: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现实根基

3.人与自然物质变换: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实质根源

(二)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导向

2.立足改造世界的实践精神

3.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4.用全球性的眼光看待生态问题

四、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启示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基本观点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与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内在联系

1.马克思生态自然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

2.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建设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三)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义

1.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共同体

3.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4.坚持绿色发展合理利用科学技术

5.积极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坚持合作共赢凝聚各国共识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琦;

  •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宝杰;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F12D8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