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模式过渡型研究
【6h】

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模式过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动态及评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与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模式的运行现状

(一)企业年金的形成与发展

(二)企业年金税收模式

(三)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的运行现状

二、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现行企业年金税收模式的成因分析

三、国外企业年金税收模式经验与教训

(一)国外企业年金税收模式分析

(二)国外企业年金税收模式的经验总结

(三)国外企业年金税收模式的借鉴

四、我国过渡型企业年金税收模式的确立

(一)过渡型企业年金税收模式确立的依据

(二)过渡型企业年金税收模式的内容设计

(三)过渡型企业年金税收模式的运行—成本收益分析

五、我国过渡型企业年金税收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税收模式的原则—公平与效率结合

(二)加强企业年金税收监管—欧债危机的教训

(三)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构建—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的衔接

(四)税收制度的完善与发展—EET模式促进税制改革

六、结 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阶段发表过的文章

展开▼

摘要

企业年金制度在收入保障体系的改革中不断发展,并对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世界银行于1994年和2005年分别提出“三支柱”和“多支柱”养老金改革建议后,企业年金在各国得到了广泛实践并取得重大成效。我国形成了包括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社会养老保险三者在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虽然企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事实上不足1%的平均替代率引发了各界对其发展滞后问题的热议。学界普遍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没有确立明确的企业年金税收模式。
  本文从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模式发展的实际出发,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等理论和我国经济转型及企业年金发展实践的双重需要,在借鉴国外企业年金税收模式建立的经验基础上认为我国适合建立“部分TEE向 EET”过渡型企业年金税收模式。文章详细阐述了过渡型企业年金税收模式的主要内容,并采用比较分析法深入剖析其运行的成本和效益。

著录项

  • 作者

    涂义媛;

  •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 学科 社会保障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龚基云;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12.423;F842.67;
  • 关键词

    企业年金; 税收模式; 经济转型; 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