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CMC为结合相的DGT技术测定茶汤中活性态铅的浓度
【6h】

以CMC为结合相的DGT技术测定茶汤中活性态铅的浓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茶叶

1.1.1茶叶的成分

1.1.2茶叶的功效

1.1.3茶叶中的微量金属

1.2重金属

1.2.1重金属的危害

1.2.2铅

1.3茶叶中铅的来源

1.3.1土壤

1.3.2大气

1.3.3化肥

1.3.4加工过程

1.3.5各个国家对茶叶中铅含量的标准

1.4重金属形态与生物有效性

1.4.1重金属形态

1.4.2生物有效性

1.4.3重金属形态研究方法

1.4.4重金属与茶叶中化合物的反应

1.5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测量铅浓度的方法

2.1双硫腙比色法

2.2分光光度法

2.3电化学法

2.4离子色谱法

2.5原子吸收光谱法

2.6原子荧光光谱法

2.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3章薄膜扩散梯度技术

3.1 DGT装置

3.2.1 DGT扩散相

3.2.2 DGT结合相

3.3 DGT技术原理

3.3.1 DGT技术有效态的累积原理

3.3.2 DGT技术的测量原理

3.4 DGT应用

3.4.1 DGT技术在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3.4.2 DGT技术在土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3.4.3 DGT技术在沉积物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3.4.4 DGT技术对放射性元素和重金属同位素的测量

第4章实验部分

4.2 ICP-MS光谱仪测定条件

4.2.1仪器与试剂

4.2.2仪器工作参数

4.3 DGT实验部分

4.3.1准备实验

4.3.2 CMC纯化及活性基团浓度的测定

4.3.3 CMC作为结合相浓度的优选

4.3.4 pb2+在醋酸纤维素膜中扩散系数的测定

4.3.5 pH对DGT累积Pb2+的影响

4.3.6离子强度对DGT累积pb2+的影响

4.3.7温度对DGT累积pb2+的影响

4.4.1茶叶的存放

4.4.2茶汤中总铅的测定

4.4.3茶汤加标回收率实验

4.4.4茶汤中活性态铅浓度的测定

4.4.5胃环境下茶汤中铅的活性态浓度的测定

4.4.6肠环境下茶汤中铅的活性态浓度的测定

第5章结果与讨论

5.1.2茶汤体系中ICP-MS测量铅的回收率

5.2 DGT装置组件的前处理

5.2.1 CMC作为结合相浓度的优选

5.2.2醋酸纤维素膜作为扩散相的处理

5.3 pb2+在醋酸纤维素膜中的扩散系数的计算

5.3.1 Pb2+在新鲜茶汤(pH=5.6)条件下醋酸纤维素膜中的扩散系数的计算

5.3.2 Pb2+在胃环境(pH=1.4)条件下醋酸纤维素膜中的扩散系数的计算

5.3.3 Pb2+在肠环境(pH=6.8)条件下醋酸纤维素膜中的扩散系数的计算

5.4 CMC-DGT的性能

5.4.3温度对CMC-DGT累积Pb2+的影响

5.5 CMC与pb2+络合稳定常数的计算

5.5.1配位数的计算

5.5.2稳定常数的计算

5.6茶汤中总铅的测定

5.7茶汤中活性态铅浓度的测定

5.8胃环境及肠环境下茶汤中铅的活性态浓度的测定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柴园;

  •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大学;
  • 学科 物理化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隋殿鹏;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Q1TF8;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