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推式作业上肢肌肉疲劳实验研究与建模
【6h】

推式作业上肢肌肉疲劳实验研究与建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 谢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肌肉疲劳引发肌肉骨骼损伤

1.2.2 肌肉疲劳理论模型

1.2.3 肌肉疲劳经验模型

1.2.4 体力疲劳对脑力疲劳影响

1.2.5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肌肉疲劳相关概论

2.1 肌肉疲劳过程

2.2 肌肉疲劳测量方法

2.2.1 最大自主收缩力测量(MVC)

2.2.2 最大坚持时间测量(MET)

2.2.3 输出功率测量

2.3 个体疲劳速率

2.3.1 个体疲劳速率与最大自主收缩力

2.3.2 个体疲劳速率与最大坚持时间

2.4 疲劳强度分析工具

2.4.1 Borg体力强度量表

2.4.2 数字人体计算模型

2.5 个体疲劳属性的影响因素

2.5.1 性别对肌肉疲劳属性影响

2.5.2 BMI水平对肌肉疲劳属性影响

2.5.3 年龄对肌肉疲劳属性影响

2.6 本章小结

3 上肢肌肉个体疲劳速率及体脑疲劳影响研究

3.1 疲劳指标的选取

3.2 实验方案

3.2.1 实验对象

3.2.2 实验仪器

3.2.3 被试实验姿势

3.2.4 实验流程

3.2.5 实验注意事项

3.3 实验假设与数据分析方法

3.4 数据分析结果

3.4.1 肌肉疲劳速率拟合结果

3.4.2 肌肉力量下降百分比

3.4.3 相对负荷水平对推式作业上肢肌肉疲劳速率影响

3.4.4 BMI水平和性别对推式作业上肢肌肉疲劳速率影响

3.4.5 BMI水平和性别与肌肉力量下降水平关系

3.4.6 体力疲劳与脑力疲劳关系

3.4.7 性别对体脑疲劳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推式作业上肢肌肉疲劳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1 实验对象

4.2.2 实验设备

4.2.3 实验过程

4.3 实验假设与数据分析方法

4.4.1 主观疲劳评分

4.4.2 方差分析

4.4.3 相对负荷与RPE相关性分析

4.4.4 推力角度与RPE相关性分析

4.4.5 施力衰减值与RPE

4.4.6 肌肉疲劳预测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李翔;

  •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 授予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 学科 工业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段天宏;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U67TP3;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