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维过渡金属化合物复合光催化体系的构建、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
【6h】

低维过渡金属化合物复合光催化体系的构建、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引言

1.2光催化降解的基本原理

1.3光催化制氢的基本原理

1.4 过渡金属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1.5 光催化剂的改性策略

1.5.1 形貌尺寸调控

1.5.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1.5.3 构建异质结

1.5.4 与生物催化剂协同作用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研究内容

1.6.1 选题来源

1.6.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6.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试剂、装置与实验分析方法

2.1 主要化学试剂和设备

2.1.1 主要化学试剂

2.1.2 主要设备

2.2 基本物性表征仪器及实验方法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2.2.2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2.2.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2.6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2.2.7 荧光光谱分析

2.2.8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分析

2.2.9 瞬态光电流及电化学阻抗测试

2.2.10 莫特-肖特基测试

2.2.11 Zeta电位测试

2.2.12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第三章 水热调控制备Bi3TaO7纳米粒子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Bi3TaO7催化剂的制备

3.2.1光催化性能评估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分析

3.3.2 组成分析

3.3.3 形貌结构

3.3.4 XPS分析

3.3.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3.3.6 莫特-肖特基曲线

3.3.7 EPR分析

3.3.7 光催化活性评估

3.3.8 光催化降解TC影响因素分析

3.3.9 电荷分离效率研究

3.3.10 稳定性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g/Bi3TaO7等离子体复合光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可见光降解盐酸四环素活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催化剂的制备

4.2.2光催化活性的测定

4.2.3光催化动力学研究

4.2.4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晶体结构与形貌

4.3.2 XPS分析

4.3.3 Ag的实际含量测定

4.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4.3.5 光催化降解四环素

4.3.6 动力学研究

4.3.7 电化学阻抗光谱

4.3.8 自由基捕获实验

4.3.9 EPR分析

4.3.10 催化剂的稳定性

4.3.11 光催化降解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直接Z-型g-C3N4/Bi3TaO7复合异质结光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光降解活性研究

5.1前言

5.2实验部分

5.2.1催化剂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与形貌

5.3.2 XPS分析

5.3.5光催化降解TC活性

5.3.6光电流和电化学阻抗分析

5.3.7自由基捕获实验

5.3.8 EPR研究

5.3.9 g-C3N4/Bi3TaO7异质结光催化剂降解TC的机理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CdS/SW全细胞协同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可见光产氢性能研究

6.1前言

6.2实验部分

6.2.1 CdS纳米粒子制备

6.2.2 CdS纳米粒子氨基化

6.2.3细菌的培养及氢化酶表达

6.2.4全细胞协同催化体系的构建

6.2.5 光催化产氢性能测试

6.3结果与讨论

6.3.1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6.3.2 XPS分析

6.3.3 Zeta电位测定

6.3.4 形貌与结构

6.3.5 光催化产氢性能

6.3.6 电荷传递研究

6.3.7 可能的反应机理

6.4本章小结

第七章 CIZS QDs/SW胞内光敏化协同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可见光产氢性能研究

7.1 前言

7.2实验部分

7.2.1 协同体系的构建

7.2.2 CIZS QDs/SW胞内光敏化协同催化体系产氢活性

7.3结果与讨论

7.3.1 CIZS QDs形貌与结构

7.3.2 CIZS QDs的XPS分析

7.3.3 CIZS QDs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7.3.4 SW的形貌

7.3.4 CIZS QDs/SW胞内光敏化协同体系形貌结构

7.3.4 CIZS QDs/SW胞内光敏化协同催化体系产氢性能

7.3.3 CIZS QDs/SW胞内和胞外光敏化协同催化体系产氢性能对比

7.4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工作建议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进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罗必富;

  •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苏大学;
  • 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施伟东;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O65TH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