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规模MIMO系统混合预编码研究与性能分析
【6h】

大规模MIMO系统混合预编码研究与性能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通信系统的历史和演进

1.1.2 大规模MIMO系统简介

1.1.3 混合预编码研究现状

1.2 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内容安排

1.2.1 论文的主要贡献

1.2.2 论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大规模MIMO系统混合预编码收发结构优化设计

2.1 引言

2.2 混合结构性能分析和优化

2.2.1 系统模型

2.2.2 预编码设计

2.2.3 混合预编码性能分析

2.2.4 上行链路性能分析

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2.3.1 瑞利信道

2.3.2 空间相关信道

2.3.3 5G仿真信道

2.4 本章小结

2.5 附录

2.5.1 等效信道中元素互相独立的证明

第三章 混合预编码中器件耗散和有限反馈研究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2.1 模拟预编码网络耗散效应

3.2.2 量化混合预编码设计

3.3 量化预编码频谱效率分析

3.3.1 量化模拟预编码频谱效率分析

3.3.2 用户数对频谱效率的影响

3.3.3 量化数字预编码频谱效率损失分析

3.3.4 量化比特的影响

3.3.5 与随机矢量量化的对比

3.4 子连接和全连接结构性能比较

3.4.1 关键参数分析

3.4.2 功率放大倍数对结论的影响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3.5.1 瑞利信道

3.5.2 空间相关信道

3.5.3 5G仿真信道

3.6 本章小结

3.7 附录

3.7.1 引理3.1的证明

3.7.2 引理3.2的证明

3.7.3 定理3.2的证明

3.7.4 (3.33)的证明

第四章 大规模MIMO-OFDM系统混合预编码方法设计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及问题描述

4.2.1 系统模型

4.2.2 问题描述

4.3 混合预编码的交替最大化算法

4.3.1 模拟预编码的黎曼流形优化算法

4.3.2 数字预编码设计

4.3.3 混合预编码的交替最大化框架

4.4 闭式混合预编码设计

4.5 子连接结构算法

4.5.1 子连接交替最大化框架

4.5.2 子连接闭式算法

4.6 仿真结果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4.8 附录

4.8.1 (4.18)的证明

4.8.2 定理4.1的证明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论文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杜劲波;

  •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南大学;
  • 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赵春明;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P1O2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