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玉米品种对粗缩病的抗性效应及其危害损失估计
【6h】

玉米品种对粗缩病的抗性效应及其危害损失估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文献综述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动物饲料。近年来,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玉米粗缩病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使玉米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国内外虽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地理条件及环境因素的不同,玉米粗缩病的研究方法在地区间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对我省玉米粗缩病进行系统研究可为组建适合我省应用的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我省的玉米抗病育种、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必要的依据。
   通过对5个玉米品种感染玉米粗缩病后穗长与单株产量的测定,按玉米病株穗长与健株穗长的比值大小推导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采用自然病圃法连续两年对我省生产上推广和后备的 27个玉米品种对粗缩病的抗性进行系统鉴定。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根据玉米病株穗长与健穗长的比值大小,制定了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即当玉米病株穗长与健穗长的比值为0.92~1.00,0.67~0.91,0.41~0.66,0.1~0.40 及 0 时,其对应的严重度级别分别为 0,1,3,5,7 级。经验证该划分标准简便可靠,田间可操作性强。
   2、明确了0~7 级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级别与产量损失的关系,玉米粗缩病的病情严重度为0,1,3,5和7 级时,产量损失率分别为0,25%,62%,86%和 1 0 0% ;构建了玉米粗缩病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的模型,Y=0.926818*(1-EXP(-((X+0.524663)/0.749684) ^1.6350)),经检验,该模型有较好的可靠性。
   3、评价了我省生产上推广的27个玉米品种对粗缩病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在两年试验的供试品种中,中抗及以上品种有 10个,分别为农大 108、登海 3号、蠡玉35、鲁单6018、中农大311、齐单1 号、皖玉17、蠡玉16、金赛6850、中科4 号,其病情指数在21.41%~52.50%,占供试品种的37.04%;其中抗病品种4个,分别为蠡玉16、蠡玉35、登海 3 号和农大108;高感品种有13个,占供试品种的48.15%,其病情指数在65.13%~82.43%。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粗缩病的抗性表现基本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