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资源错配的生产率减损效应——基于2001-2010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6h】

金融资源错配的生产率减损效应——基于2001-2010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幅基本保持在近10%以上。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从总体上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收入和改善生活水平,而且推进了社会福利的增长。但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总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和一部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作为金融发展基础的金融资源。因此,金融资源的配置对区域生产率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自从1992年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以来,实施了一系列市场化的改革政策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所有制结构有了很大的完善和优化。2010年规模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达到11%,是规模以上国有企业的近一倍。虽然规模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的资本回报率和生产率都比国有企业高出许多,但是我国的金融机构明显更加偏好国有企业。很长一段时间,非国有企业只能靠企业家的个人储蓄、企业的留存收益以及一些非正规的民间渠道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资金。然而地方政府为了支持国有企业的贷款,会干预银行的信贷,造成这种贷款的支持是低效率的。这种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不对称的融资现状,就是本文所要说明的金融资源错配的表现。
   本文立足于我国各地金融资源错配普遍存在且错配程度各不相同的客观事实,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剖析金融资源错配及其差异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揭示金融资源错配对区域生产率减损的作用机理。通过对我国2001-2010这十年间各省份金融资源错配及TFP的估算,实证研究金融资源错配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为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距及如何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提供实证支撑,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