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徽省玉米主产区病虫害发生演替规律及区划分析
【6h】

安徽省玉米主产区病虫害发生演替规律及区划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玉米起源及其发展变化

1.2 玉米病虫害防治研究状况

1.3 玉米高产影响因素

2 引 言

3 研究方法

3.1 病虫害普查

3.2 玉米重要病虫害分布区划历史信息整理

3.3 玉米病虫害发生演替历史信息整理

3.4 系统聚类

4 结果与分析

4.1 玉米病虫害发生种类

4.2 安徽省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

4.3 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区划

4.4 玉米病虫害消长演替规律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论文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安徽省玉米主产区萧县、颍东、凤阳、南谯、肥东和居巢6个县(区)的玉米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并整理1991-2011年20年间的系统调查资料,分析了其消长演替规律规律。
  1.安徽省玉米田共发病虫害65种,其中病害22种,虫害43种。病害包括真菌病害17种、细菌病害2种、病毒病害3种,虫害包括昆虫40种、螨类1种、软体动物2种。按照危害时期分,玉米苗期主要病害3种、虫害17种;穗期主要病害3种、虫害6种;花粒期主要病害10种、虫害11种。
  2.根据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比例聚类结果,将安徽省玉米病虫区划为淮北、皖东、沿淮、沿江四个发生区,聚类结果与基点县的地理位置吻合性较好。
  3.将全省历年玉米面积、主要病虫(大小斑病、玉米螟、地下害虫)及病害合计、虫害合计发生面积比例作为特征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当距离λ=4.5036时,可分成三类,即1991-1994年为一类,1995-2005年为一类,2006-2011年为一类,代表安徽省近二十年玉米病虫害消长演替的三个阶段。1991年以来,安徽省玉米病虫害发生的总趋势是加重的。第一阶段(1991-1994年)为病害轻发阶段,病虫害发生面积比例在3%以下;第二阶段(1995-2005年)为病虫发生面积平稳增长期,玉米病害在2005年达到最高峰,病害发生面积比例为10.01%,虫害在2002年达到最高峰,虫害发生面积比例为28.88%;第三阶段(2006-2011年)为病害迅速增长、病虫严重危害期,病害在2011年达到最高峰,病害发生面积比例为24.38%,虫害在2009年达到最高峰,虫害发生面积比例为41.29%。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