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质含水量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6h】

基质含水量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油茶概述

1.2 水分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2 引 言

2.1研究目的与意义

2.2研究内容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2试验设计

3.3 测定方法

3.4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基质含水量对油茶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4.2基质含水量对油茶苗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4.3基质含水量对油茶苗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4.4 基质含水量对油茶容器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 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加的科研项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以一年生油茶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法控制基质含水量,研究不同基质含水量下容器苗的生长生理特征差异。试验分为六组,分别为基质水分饱和状态下(W)的100%~91%(相当于田间最大持水量)、90%~81%、80%~71%、70%~61%、60%~51%和50%~41%,分别记为T1、T2、T3、T4、T5和T6。通过对不同水分胁迫下油茶容器苗生长量、叶片解剖结构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探讨油茶容器苗对基质不同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规律,以便为油茶容器育苗生产中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苗木在基质含水量低于81%W时开始枯死,当基质含水量低于60%W时,苗木开始大量死亡,T6组的存活率仅为4.7%。T2新梢生长量最大,其新梢长达到5.21cm,新叶数为4.89,叶片长×宽为4.23cm×2.43cm;总生物量鲜重为7.92g(干重为3.44g);此时根冠比最小(鲜重比为0.4,干重比为0.47)。
  2.叶片气孔特性和解剖结构与基质含水量的关系密切。气孔密度、气孔面积、气孔直径和气孔开度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发生了明显变化,T2组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均较大,气孔直径和开度均较小。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厚度和栅栏组织/海绵组织都相应减小。
  3.油茶容器苗的自由水、总含水量和自由水/束缚水都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而逐渐减小,而束缚水含量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呈增大趋势。T1组自由水、总含水量和自由水/束缚水最大,分别为65.26%、67.74%和18.79,束缚水含量最低,仅为3.73%。
  4.相对电导率和电阻值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呈现出不同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T2最小。T1组的电阻均为最小,其中新叶电阻大于两年生叶。
  5.过氧化物酶(POD)在苗木受到水分胁迫时起到重要作用。T2组POD活性最低,当基质含水量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POD活性呈增大的趋势。
  6.在基质含水量减少的情况下,丙二醛含量呈负抛物线趋势,其最低值拐点出现在T1组,为0.3μg/g。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而增加,由T1组的231.4μm/g和40.4mg/g增加到T5组处的681.4μm/g和48.9mg/g。
  7.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T2组最大,分别为1.000mg/g和0.140mg/g。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光能利用效率都表现出下降趋势。T2组的净光合速率最大,达到7.908μmol/(m2·s)。在水分胁迫下,苗木水分利用率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T2组的水分利用率最小,为2.186mmol/mol,T5组的值最大,为5.305mmol/mol。
  8.综上所述,T2组的基质含水量最适合油茶容器苗木生长;当基质含水量下降至81%W以下时,苗木开始受到干旱胁迫。油茶容器苗能根据水分胁迫程度调整叶片结构和光合生理特征以维持生存和生长,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今后的容器育苗生产中,应保持基质含水量于90%W~81%W内,以维持其植物生长的最佳水分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