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ZTH龙头拱桥V形刚构钢—混结合段模型试验研究
【6h】

ZTH龙头拱桥V形刚构钢—混结合段模型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V形刚构拱桥的发展

1.2 钢-混结合段模型试验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2 实桥有限元分析和试验工况的选取

2.1 结构构造

2.2 全桥有限元分析和钢-混结合段局部精细有限元分析

2.3 试验工况的选取

2.4 本章小结

3 主拱钢-混结合段的试验方案

3.1 试验模型设计

3.1.1 设计原则

3.1.2 构造设计

3.2 试验测试方案设计

3.2.1 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3.2.2 测点布置

3.3 试验加载方案设计

3.3.1 加载工况和加载值

3.3.2 加载方法

3.3.3 试验仪器、设备

3.4 试验模型制作、安装

3.4.1 试验模型制作

3.4.2 试验模型安装

3.5 本章小结

4 主拱钢-混结合段试验方案有限元分析

4.1 概述

4.2 试验模型的有限元建模

4.2.1 单元类型的选择

4.2.2 局部模型的计算假定

4.2.3 局部模型边界条件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主拱钢-混结合段模型试验及结果分析

5.1 试验概况

5.2 恒载+主辅拱相交处主拱肋轴力最大最不利活载工况试验

5.2.1 钢箱梁的应力

5.2.2 钢箱梁内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

5.2.3 混凝土斜腿的应力

5.2.4 主拱肋的应力

5.3 恒载+主辅拱相交处主拱竖向弯矩最大最不利活载工况试验

5.3.1 钢箱梁的应力

5.3.2 钢箱梁内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

5.3.3 混凝土斜腿的应力

5.3.4 主拱肋的应力

5.4 恒载+结合段主跨侧钢主梁负弯矩最大最不利活载工况试验

5.4.1 钢箱梁的应力

5.4.2 钢箱梁内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

5.4.3 混凝土斜腿的应力

5.4.4 主拱肋的应力

5.5 恒载+结合段边跨侧钢主梁负弯矩最大最不利活载工况试验

5.5.1 钢箱梁的应力

5.5.2 钢箱梁内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

5.5.3 混凝土斜腿的应力

5.5.4 主拱肋的应力

5.6 超载工况试验

5.6.1 钢箱梁的应力

5.6.2 钢箱梁内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

5.6.3 混凝土斜腿的应力

5.6.4 主拱肋的应力

5.6.5 应力-荷载关系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ZTH龙头拱桥是一座中承式曲线钢箱梁钢管混凝土V形刚构拱桥,跨径布置为2×30m+80m+2×30m。全桥共有4个钢-混结合段,两两对称。钢-混结合段的细部构造及受力状态非常复杂,全桥空间有限元分析很难考虑到钢-混结合段的构造细节。本文应用有限元分析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ZTH龙头拱桥主拱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性能。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1、在实桥全桥空间有限元分析和钢-混结合段局部精细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5个试验工况。  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了试验模型的相似比为1∶5,设计、制作了试验模型,完成了各试验工况的加载方案设计。  3、模拟试验模型的加载工况,完成了试验模型的空间有限元分析,并与实桥钢-混结合段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实了试验加载方案的正确性。  4、完成了4个最不利荷载工况和1个超载工况下的模型试验,试验实测结果同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钢-混结合段传力顺畅;5个试验工况模型均处于线弹性状态,钢-混结合段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且有较大的裕量。  本文的研究成果为ZTH龙头拱桥主拱钢-混结合段设计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其他同类桥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