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变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以安徽中灿稻生产为例
【6h】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变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以安徽中灿稻生产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摘 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目录

1引言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1.4数据来源

1.5本文创新和不足

2城镇化及人口变迁现状

2.1城镇化概述

2.2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

2.3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3 安徽省农业劳动力生产技术掌握情况分析

3.1影响劳动力素质的因素

3.2测试题目描述

3.3计量分析

4 女性化、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4.1人口特征、测试得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2掌握技术知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3人口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 结论及建议

5.1结论

5.2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中籼稻生产技术知识问答问卷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目前不得不面对的人口问题。而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更加严重,伴随出现的还有农业人口女性化问题。因此,如何在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提升我国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技术知识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问题。而农业人口女性化、老龄化是否会影响农业生产,是否会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这是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镇化的相关问题以及由于城镇化进程而导致的人口变迁问题。由于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导致了农产品需求快速持续增长和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因此,基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还相对较低的情况,国家应当做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工作,以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确保粮食安全。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作者对安徽省中籼稻种植户的问卷调研。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和天长市是安徽省中籼稻的主要生产区,同时,其生产地在地形上也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利用农户调研数据,本文首先描述安徽省农户非农就业状况以及女性化、老龄化的现状,然后从中籼稻栽培技术、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环保知识等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老龄化背景下农业劳动力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情况,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农业人口女性化、老龄化问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研究发现,样本地区大部分农户从事的非农工作属于兼业型,2011年该地区有24%的农户从事非农就业的时间在60%以上。样本地区农业主要劳动力中,女性占44.6%,50岁以上老人占54%。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农业劳动力对中籼稻生产技术的掌握情况总体上不如男性劳动力。同时,虽然老龄的农业劳动力在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环保知识方面略差些,但是在基于农业生产经验的栽培技术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另外,通过对粮食产量进行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年龄因素对产量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女性会减少粮食单产。
  农业人口老龄化和女性化问题对于中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家一方面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速度,在城镇化背景下出台一系列针对农村留守妇女、老人的农业技术知识培训,积极引导职业化的农民教育;另一方面要实施积极的粮食生产激励政策,制定相关的土地流转制度、控制好农药化肥的生产销售环节,以保证农业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