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颈椎病Ⅰ号胶囊兔模型神经根周围炎症因子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6h】

颈椎病Ⅰ号胶囊兔模型神经根周围炎症因子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论文说明:本文中用到的缩写与汉语对照

声明

第一部分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2.1实验动物及分组

2.2造模方法

2.3检测方法

2.4给药方法

2.5取材方法

2.6炎症因子检测指标及方法

3.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动物模型情况

2.造模后兔颈椎侧位X光片检测评分

3.镜下软骨细胞、胶原纤维形态观察

4.颈神经根局部炎症因子的检测

4.1神经根周围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测定

4.2神经根周围6-酮-前列腺素(6-K-PGF1a)含量的测定

4.3神经根周围组织胺(HE)含量的测定

第三部分讨论

1.祖国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2.中医药学对颈椎病1号胶囊的组成方义及机理的认识

3.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4.对颈椎病动物模型的评价

5.颈椎病Ⅰ号胶囊对颈椎病神经根局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颈椎病兔模型在药物的实验干预下神经根局部组织炎症因子的变化,初步探讨颈椎病Ⅰ号胶囊对兔模型神经根局部炎症因子的作用机理,进而研究颈椎病的形成机理,为颈椎病Ⅰ号胶囊治疗颈椎病提供确切的实验依据。 方法:成年健康家兔46只,随机分配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造模组,采用彭宝淦、余家阔等造模方法,切断棘上、棘间韧带并持续低头位的方法进行造模,假手术组只切断棘上、棘间韧带,不予低头位处理。术后2月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配至中药治疗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予以药物进行干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对比,并采用放免疗法测定治疗后2周、4周神经根局部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PGE<,2>).6-酮-前列腺素F<,la>(6-K-PGF<,la>)、组织胺(HE)含量的变化。 结果: 1.颈椎病Ⅰ号胶囊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能有效地抑制兔模型神经根局部炎症因子,(P<0.01)。 2.采用彭宝淦、余家阔等的造模方法,造模死亡率低(9.09%),检测效度高,经统计学分析,造模组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 1.颈椎病Ⅰ号胶囊能有效抑制兔模型神经根局部炎症因子,作用确切,与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效果明显。 2.炎症是导致盘源性颈腰痛的主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形成与自身免疫性亦有关。 3.彭宝淦、余家阔造模方法是符合颈椎病形成机理的较好的造模方法。

著录项

  • 作者

    石金霞;

  • 作者单位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骨伤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姚共和;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颈椎病Ⅰ号胶囊,兔模型,炎症因子,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