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代以前大肠癌防治的主要学术思想及发展脉络研究
【6h】

明代以前大肠癌防治的主要学术思想及发展脉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1病名溯源

2病因病机

3治疗荟萃

3.1治疗原则

3.2论治方药

3.3非药物内服疗法

3.3.1灌肠疗法

3.3.2倒仓法

3.3.3外科手术

3.3.4敷贴法

3.3.5针灸疗法

3.3.6调摄与导引

3.3.7纳肛法

3.3.8熏冼法

4转归预后

5发展脉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展开▼

摘要

对象和方法:对春秋战国至宋金元时期重要医籍中大肠癌相关病证的论述进行整理研究,从古代文献相关病名、病因病机、防治方药、预后转归等方面梳理其学术思想及发展脉络。 结论:1.大肠癌大抵属中医肠瘤、伏梁、肠覃、息肉、癥瘕、腹块、积聚等范畴。古代对大肠癌病因的认识主要有饮食因素、起居不节、感受外邪(主要为寒、湿、热、毒)、先天因素、情志因素、正气亏虚等。古代大肠癌类似证候多为本虚标实,治疗以磨坚破结、活血祛瘀及祛风涤痰为主。其中主要是以痰论治、以瘀论治。 2.春秋战国至金元时期大肠癌防治的主要学术思想以痰湿学说、瘀血学说为主。发展脉络:先秦时期为起源时期;汉代为雏形形成时期;晋隋唐是发展时期;宋金元是初步趋向成熟时期。 3.这一时期外科手术和麻醉的发展已比较成熟,开腹手术已成为史实。我们今后应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之。

著录项

  • 作者

    肖小珠;

  • 作者单位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外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何永恒;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大肠癌,防治,中医文献,发展脉络,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