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与心相关的实验研究—内关穴位埋针对心肌缺血小型猪血管新生相关生长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与心相关的实验研究—内关穴位埋针对心肌缺血小型猪血管新生相关生长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词表

声明

第一部分内关穴位埋针对心肌缺血小型猪心电图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3.1动物的选择

3.2模型评价

3.4麻醉药物选择

附图

第二部分内关穴位埋针对心肌缺血小型猪心肌组织形态学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小型猪心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2.2小型猪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3.讨论

第三部分内关穴位埋针对心肌缺血小型猪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3.1心肌毛细血管检测方法

3.2血管新生相关机制

第四部分心肌缺血小型猪心肌mRNA差异表达特征及内关穴位埋针的干预效应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各组小型猪血管新生相关生长因子mRNA表达丰度概览

2.2各组间基因探针表达数量的变化

2.3各组间比较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类的结果

3.讨论

3.1基因芯片的选择

3.2基因芯片检测结果的分析

第五部分内关穴位埋针对心肌缺血小型猪心肌组织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实时定量PCR验证VEGF结果

2.2各组小型猪VEGF蛋白表达差异及内关埋针的干预效应

3.讨论

3.1毛细血管增生机制

3.2 VEGF促血管新生的机理

第六部分内关穴位埋针对心肌缺血小型猪心肌纽织TGF-β 3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实时定量PCR验证TGF-β3结果

2.2各组小型猪TGF-β3蛋白表达差异及内关埋针的干预效应

3.讨论

全文讨论与总结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一:针刺内关对心肌缺血后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综述二:血管生长因子在缺血性心脏病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机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交流学习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已经发现,针刺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有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减少氧自由基生成、抑制钙超载、调整血管内源性保护物质等作用,但未见从血管新生角度研究不同经脉(穴)刺激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的调节机制。本实验试图从与心相关的心包经及与心无直接联系但与“血”有关的膀胱经背俞穴对心肌缺血损伤调整作用予以对比研究。 目的:在内关埋针确能促进血管密度增加的基础上,采用与血管新生相关的功能性基因芯片技术,观察缺血性损伤心肌血管生长因子相关分子功能类别的mRNA水平的表达整体特征,并选择其中重要因子从基因、蛋白水平研究“内关”穴位埋针促心肌缺血损伤小型猪血管新生调节机制,并以膀胱经(穴)“膈俞”作对比研究,观察两者血管新生差异性,以进一步探讨手厥阴心包经(内关)与心相关、阐述经脉脏腑相关相对特异性。 方法:3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内关组和膈俞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穿线不结扎,内关组和膈俞组分别在模型组基础上进行内关、膈俞穴埋针治疗,以内关穴位埋针作为主要观察对象,与膈俞穴位埋针进行比较,观察心电图ST段、心肌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心肌毛细血管密度,血管生成功能性基因芯片找出差异基因,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和分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 结果:①心肌缺血损伤时心电图ST段降低,内关和膈俞穴位埋针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心电图ST段的恢复,与模型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内关组优于膈俞组(P<0.05)。 ②内关穴埋针能更好地促进缺血损伤心肌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的修复,增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与模型组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膈俞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P<0.05),但内关组优于膈俞组(P<0.05)。 ③QSeries血管生成功能性芯片结果示:在心肌血管新生差异表达大于2倍的基因数目上,显示内关组的变化比膈俞组大,而其功能分类中特异的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细胞因子和化学增活素、转录因子等是各组间共性,其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VEGF、VEGFR)、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生成素一1(Angiopoietin 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FGF、F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又是其共同表达,且表达在2倍以上。 ④内关穴埋针能上调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膈俞也有促进VEGF基因表达上调的趋势,但与模型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膈俞与内关同样具有促进VEGF蛋白表达上调的作用(P<0.05)。 ⑤内关穴埋针能上调TGF-β3基因和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膈俞有促进TGF-β3基因表达上调的趋势,但与模型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内关上调TGF-β3蛋白表达的作用强于膈俞(P<0.05)。 结论:①内关穴位埋针可能通过上调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TGF-β3基因和蛋白表达,破坏血管生成的平衡系统,增强血管形成能力,增加毛细血管密度,促进侧枝循环建立,增加缺血心肌血流,实现对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表现为促进心电活动、心肌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恢复。 ②内关穴埋针对心肌细胞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是经脉(穴)-脏腑相关相对特异性的依据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