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消斑通脉片对兔AS模型炎症介质的调节作用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6h】

消斑通脉片对兔AS模型炎症介质的调节作用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索引

声明

引 言

第一部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文献研究

第二部分消斑通脉片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处理

4.结果与分析

4.1心绞痛比较分析

4.2硝酸甘油用量和停减情况

4.3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变化情况

4.5三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4.6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比较

4.7治疗前后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变化情况比较

4.8治疗前后对hs-CRP变化情况比较

4.9治疗前后TNF-a、IL-6变化情况比较

4.11 追访

4.12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消斑通脉片对兔AS模型炎症介质的调节作用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2.1实验分组

2.2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2.3给药剂量与方式

2.4指标检测

3.统计学处理

4.结果与分析

4.1消斑通脉片对血脂的调节作用

4.2消斑通脉片对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的调节作用

4.3消斑通脉片对hs-CRP、TNF-a、IL-6水平的降低作用

4.4消斑通脉片对冠脉斑块的作用

4.5消斑调脂片对TNF-a、IL-6表达的影响

附图

第四部分讨论

1.现代医学对冠脉斑块的认识

2.中医对冠脉斑块病因病机的探讨

3.导师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4.消斑通脉片的组方特点及现代药理基础

5.本方与西药的疗效对比

6.本研究结果对消斑通脉片作用机理探讨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著作题录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消斑通脉片的临床疗效及对动脉粥样硬化脉斑块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1.将90例中医辨证为痰热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消斑通脉片进行治疗研究,并与辛伐他汀片和脂降宁片进行对照观察。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消斑通脉片治疗组、辛伐他汀对照组和脂降宁片对照组,每组30例,在原有西医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消斑通脉片、辛伐他汀和脂降宁片治疗,每组以四周为一疗程,并随访2个月,观察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 2.运用高脂饲料造成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12只,消斑通脉片组12只,辛伐他汀组12只,脂降宁片组12只,另设空白对照组12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TNF-a、IL-6浓度。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hs-CRP、ApoA<,1>(载脂蛋白A<,1>)、ApoB(载脂蛋白B)的含量。酶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I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TNF-a、IL-6在主动脉粥样斑块及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表达量。然后提取AS兔主动脉和心脏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①三组患者的临床证候、心电图、心功能、hs-CRP、TNF-a、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水平明显升高(P<0.05);②消斑通脉片组血浆TNF-a、IL-6、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病理形态学观察,消斑通脉片组主动脉及冠状动脉AS斑块明显少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消斑调脂片组内膜病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其斑块/内膜面积比、班块厚度、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比、TNF-a及IL-6阳性表达百分比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减少(P<0.01). 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消斑通脉片通过降低血浆hs-CRP、TNF-a、IL-6、水平,抑制TNF-a、IL-6、在AS斑块内表达,调节脂质代谢,保护血管内皮,对缺血心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程及对动脉内膜脂质斑块的发生、发展和消除有一定的作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消除冠脉斑块机制可能通过抗炎、抑制AS斑块内炎症反应、在体内阻断CRP结合及抑制其促炎效应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