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超声速进气道Bump/前体一体化设计与研究
【6h】

高超声速进气道Bump/前体一体化设计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Bump进气道研究进展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研究现状

1.3.1进气道起动机理

1.3.2引起进气道不起动的因素

1.3.3提高进气道起动性能的方法

1.4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系统与数值方法

2.1数值方法

2.2风洞试验系统及观测系统

2.2.1 风洞试验系统

2.2.2 观测系统

2.3小结

第三章 高超声速进气道Bump/前体一体化设计

3.1 Bump/前体一体化设计思路

3.2密切面流场设计与求解

3.2.1 特征线法

3.2.2 激波依赖域流场求解

3.2.3 主压缩域流场求解

3.2.4 两区基本流场设计

3.2.5 方法验证

3.2.6 粘性条件下激波封口设计

3.3密切面展向布置及Bump/前体一体化实例

3.3.1 密切面展向布置方法

3.3.2 基于外转轴对称进气道的Bump/前体一体化改造

3.4小结

第四章 高超声速进气道Bump/前体一体化设计性能分析

4.1基准模型与改造模型介绍

4.2设计条件下进气道性能及流场结构

4.2.1 进气道性能参数

4.2.2 边界层排移能力

4.2.3 气流畸变分析

4.2.4 阻力特性分析

4.3进气道起动性能及机理研究

4.3.1 进气道自起动性能

4.3.2 进气道自起动过程

4.3.3 进气道起动中的迟滞现象

4.4改造模型起动试验研究

4.4.1 试验模型及试验过程介绍

4.4.2 进气道自起动攻角试验

4.4.3 进气道自不起动攻角试验

4.4.4 进气道攻角起动数值模拟

4.4.5 数值仿真与试验对比

4.5小结

第五章 Bump/前体一体化设计方法参数化研究和优化

5.1 Bump展向型面对进气道性能分析

5.1.1 工况设计

5.1.2 设计状态下进气道性能

5.1.3 进气道自起动性能

5.2 Bump高度对进气道性能分析

5.2.1 工况设计

5.2.2 设计状态下进气道性能

5.2.3 进气道自起动性能

5.3进气道起动过程

5.4小结

结 束 语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创新点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徐尚成;

  • 作者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 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振国;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V43V4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