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惩罚性赔偿在专利侵权中的适用
【6h】

论惩罚性赔偿在专利侵权中的适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引 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及创新之处

三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四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第一章 实证分析:专利侵权中引入惩罚性赔偿的必要性

第一节 专利法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背景

一专利侵权赔偿的现行规定

二 2014-2019年我国专利侵权赔偿案件增长态势

三 2017-2019年我国专利侵权案件赔偿方式统计

第二节 我国专利侵权赔偿司法困局的根源

一权利人举证普遍不积极

二相关证明标准过于严格

三其他助推法定赔偿的因素

第三节 专利法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由

一填补性赔偿不足以遏制恶性专利侵权

二法定赔偿难以取代惩罚性赔偿的地位

三惩罚性赔偿相较于刑事处罚具有优势

四引入惩罚性赔偿不存在法教义学障碍

第二章 功能定位:惩罚性赔偿在专利侵权中适用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功能的理论变迁

一围绕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功能定位的争议

二惩罚性赔偿功能定位对适用规则的影响

第二节 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依据

一报复主义视角下的惩罚功能定位

二功利主义视角下的遏制功能定位

第三节 影响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功能定位的因素

一各国专利侵权司法实践的各自需要

二报复主义与功利主义间冲突的协调

三专利权的特殊属性和专利法的目标

第三章 比较分析:惩罚性赔偿在专利侵权中适用的域外经验

第一节 美国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概述

一立法沿革

二司法适用

第二节 专利惩罚性赔偿适用要件的域外经验

一适用要件的判定标准

二主观恶意的认定因素

第三节 专利惩罚性赔偿金额计算的域外经验

一计算基准的选择

二具体数额的裁量因素

三赔偿数额的限制

第四章 制度重塑:惩罚性赔偿在我国专利侵权中适用的建议

第一节 准确定位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功能

一兼顾惩罚与遏制功能

二摒弃填补性功能定位

第二节 合理制定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规则

一严格限定适用条件

二精心设计计算规则

第三节 注意规避惩罚性赔偿隐含的道德风险

一专利权人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二防范专利权人道德风险的路径

结 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陶志明;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民商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默;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