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生物安全格局的自然保护地功能区划研究——以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五龙口片区为例
【6h】

基于生物安全格局的自然保护地功能区划研究——以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五龙口片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概念界定

1.3.1 自然保护区

1.3.2 生物安全格局

1.3.3 功能区划

1.3.4 风景名胜区

1.3.5 太行山猕猴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相关保护地功能分区研究进展

2.1.1 IUCN 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研究

2.1.2 发达国家相关保护地及功能分区研究

2.2 国内自然保护地及功能分区研究进展

2.2.1 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

2.2.2 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与相关背景

3.1.1 地理位置

3.1.2 相关背景

3.2 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与济源五龙口片区的关系

3.2.1 国土空间管控从属关系

3.2.2 生态系统整体与局部关系

3.3 研究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3.3.1 生态环境状况

3.3.2 社会经济状况

3.4 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3.4.1 太行山猕猴行为特征

3.4.2 太行山猕猴栖居习性

3.4.3 自然保护区五龙口片区功能分区

3.4.4 现状功能分区特征与问题

3.5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概况

3.5.1自然与人文风景资源

3.5.2 五龙口风景名胜区分级保护

3.6 本章小结

4 五龙口片区生物保护安全格局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4.1.2 ISO 聚类非监督分类

4.1.3 变异系数法赋权模型

4.1.4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4.2 太行山猕猴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4.2.1 评价指标与赋值

4.2.2 单因子评价与分级

4.2.3 结果与分析

4.3 基于MCR模型的猕猴生物安全格局

4.3.1 栖居“源地”的识别

4.3.2 阻力面与阻力系数

4.3.3 安全等级划分与累积阻力阈值选择

4.3.4 不同等级的猕猴保护安全格局

4.4 本章小结

5 太行山自然保护区五龙口片区功能分区方案

5.1 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分区目标与原则

5.1.1 功能分区目标

5.1.2 功能分区原则

5.2 生态保护目标下的功能分区模式与管理

5.2.1 根据现状调整高安全格局

5.2.2 高安全格局下的功能分区框架

5.2.3 分级管控要求

5.3 资源利用目标下的功能分区模式与管理

5.3.1 根据现状调整中等安全格局

5.3.2 中等安全格局下的功能分区框架

5.3.3 分级管控要求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讨论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研究和项目实践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喻小钗;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城乡规划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栾春凤;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X32TU9;
  • 关键词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2:08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