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汉末官制、爵制研究
【6h】

东汉末官制、爵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二)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官制相关问题

一 三公演变

二 三公与大将军地位变化

第二节 “以公为丞相”辨

第三节 析“耻为汉官”

一 魏国官员

二 魏官与汉官

第二章 爵制相关问题

第一节 献帝时期爵位授予

第二节 曹操的爵制改革

一 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 实际授予情况

三 从汉爵到魏爵

第三节 曹操封“魏公”、“魏王”

一 东汉末关于“封建”的讨论

二 曹操封魏公

三 曹操封魏王

四 其他封王现象

第三章 官制、爵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东汉末年的“名分”观念

第二节 挟天子以令诸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东汉末年,皇权衰落,政局动荡,地方割据,社会混乱。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国家的官制、爵制也有所变化。  在官制方面,建安元年,袁绍在被封为太尉时,认为自己的“班”位低于任大将军的曹操,而心生不满,最终曹操让大将军于袁绍。这是因为在东汉时期,三公地位衰落,大将军的地位逐渐超过三公。建安十三年,汉廷罢三公,置丞相和御史大夫,而曹操为丞相。在这之前,董卓曾任相国。在东汉时期,为了加强皇权,中央不设丞相与相国。而董卓任相国和曹操任丞相是为了专权,使自己凌驾于百官之上,且此时的丞相还拥有了军权。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悖以为汉官为耻,希望进入魏官体系。曹操从当司空、丞相时就有属于自己的官僚体系,魏国建立后,这个体系更加完整。与之相对应的是汉廷的中央官僚体系越来越不完整。  在爵制方面,献帝时期的爵位授予大体上延续了东汉制度。但封侯现象泛滥,而大多没有实际权力,这多为权臣的政治统治手段。建安二十年,曹操对爵制进行了改革,新置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四等,与列侯、关内侯共构成六等。这些爵称被魏晋吸收继承,曹丕代汉后,官员的爵位也发生改变,从汉爵转为魏爵。此外曹魏也不断对爵制进行改革。在东汉末年,王朗、董昭等主张恢复西周五等制,曹操对西周五等制也十分向往。建安十八年,曹操称魏公,二十一年,又进位为魏王,这些打破了汉代“非刘氏不王”的旧制。之后,刘备于建安二十四年自称为汉中王,魏黄初二年,魏文帝曹丕封孙权为吴王。  随着曹操地位的不断上升,官制与爵制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始终是以“挟天子”为前提的,曹操始终没有完成代汉的最后一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名分观念的影响。

著录项

  • 作者

    赵彬;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中国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袁延胜;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官制,爵制,名分观念,东汉末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