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6h】

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结果

1 纳入病人的基线资料

2 CMBs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疏松分级与CMBs数目的spearman相关分析

讨论

1.本研究特点及创新之处

2.SWI序列的成像优势

3.主要结果的合理解释

4.本研究的临床应用意义

5.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微出血的诊治进展

附表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随着磁共振梯度回波T2加权像(gradient-echoT2* weighted imaging GRE-T2*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等新技术的发展,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ings CMBs)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CMBs表现在SWI序列上为2-10mm的圆形、类圆形信号减低区,周围无水肿,同时排除脑血管的周围腔隙、软脑膜的含铁血黄素沉积或钙化等,组织病理学已证实CMBs主要是脑微小动脉病变所致。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疏松及脑微出血有共同的血管病理基础,是小血管病的重要标志,既往有研究证明,急性脑梗死患者CMBs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疏松、脑淀粉样血管病、载脂蛋白E(APOE)ε4等位基因等因素有关。上述危险因素均是将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整体分析而得出的结果,而不同TOAST分型的脑梗死患者发生CMBs的危险因素是否有差异,目前尚无相关研究。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是TOAST分型中的常见类型,且有着小血管病变的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首发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CMBs的相关因素,为脑梗塞合并微出血的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基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前瞻性连续纳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数据库,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完成SWI检查的首发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  研究方法:  连续纳入符合标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完成标准入院登记表。  (1)知情同意:本登记研究得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符合标准的患者均以书面知情同意书的形式告知患者或其授权委托人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可能对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的益处和风险,患者和/或家属决定是否加入本研究,并可在研究过程任一阶段退出。  (2)记录基线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人口学特征、联系方式)、既往史(危险因素、脑血管病史、心血管及其他疾病史等)、个人史、TOAST分型、影像学检查(包括磁共振常规序列及SWI序列)、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脂、血凝、血同型半胱氨酸等)等资料。  (3)输机及统计分析:上述资料均输入SPSS17.0保存并分析,计量资料评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评估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评估采用秩和检验,CMBs的相关因素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微出血与脑白质疏松、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首发急性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9例,男75例(68.8%),女34例(31.2%),年龄30~91岁,平均(64.0±12.4)岁;SWI(+)47例,SWI(-)62例;109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患者51例(46.8%)、糖尿病患者22例(20.2%)、冠心病患者9例(8.3%)、吸烟史22例(20.2%)、饮酒史14例(12.8%)。SWI(+)与SWI(-)两组比较后显示,年龄(p=0.037)、高血压病(p=0.000)、甘油三酯(p=0.005)、低密度脂蛋白(p=0.046)、凝血酶时间(p=0.041)、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0.010)、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腔隙性脑梗塞(p=0.004)、脑白质疏松(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  以脑微出血的分组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及年龄、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疏松、甘油三酯三等分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血压病史[OR=6.368,95%CI2.279~17.799:p<0.001]、腔隙性脑梗塞[OR=3.876,95%CI1.180~13.912:p=0.038]、脑白质疏松[OR=16.797,95%CI1.433~196.960:p=0.025]、甘油三酯≥1.52mmol/L[OR=0.027,95%CI0.074~0.983:p=0.047]与CMBs的发生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MBs数目与腔隙性梗塞分级、脑白质疏松分级成正相关(r=0.520,r=0.553;均p<0.001)。  结论:  高血压病、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疏松、甘油三酯≥1.52mmol/L与首发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的CMBs发生相关,其中高血压病、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疏松为可能的危险因素,甘油三酯≥1.52mmol/L为其可能的保护性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