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巴马香猪建立腹腔热灌注模型安全性评估
【6h】

应用巴马香猪建立腹腔热灌注模型安全性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设备及动物

2 实验的方法及步骤

3 观察的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生命指标

2 肝肾功能监测

3 吻合口组织破裂压离断力测定

4 吻合口组织病理

讨论

1 腹腔热灌注实验模型的体征变化

2 腹腔热灌注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3 腹腔热灌注对吻合口的影响

4 腹腔热灌注后吻合口病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恶性肿瘤的发病数约为160万,死于癌症的病例高达130万,已经超越心脑血管病成为致死原因的第一位,虽根治性手术提高了肿瘤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但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术后复发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后残存腹膜的脱落肿瘤细胞(ECC)是导致复发的最重要因素,并且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与腹膜内的游离癌细胞存在情况也呈强烈的关联性,所以说最大程度的消灭ECC是提高患腹腔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近年来腹腔热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c perfusion chemotherapy,IHPC)成为了继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后针对癌症治疗的的一种新的方法,其利用温热效应配合化疗药物对脱落肿瘤细胞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杀伤,被国内外学者逐步用于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肿瘤的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腹腔热灌注治疗带来效果的同时也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目前国内外腹腔热灌注治疗还缺乏规范的技术治疗标准,为探求腹腔肿瘤根治术后腹腔热灌注治疗的安全性,我们建立胃肠手术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的猪模型,观察不同灌注液温度对吻合口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探讨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治疗的最适温度及其与术后恢复的关系,为其安全有效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实验数据。   目的:   我们通过对成年巴马香猪模型拟进行远端胃切除术加残胃空肠吻合加空肠空肠吻合术后进行腹腔热灌注治疗,观察不同温度的热治疗对吻合口愈合的影响,及热疗对成年巴马香猪的肝肾功能恢复情况,吻合口破裂压和离断力;探求腹腔热灌注治疗的的最佳温度,综合评价热疗安全性。为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最佳方案。   实验和方法:   将20头实验用的模型猪随机分为ABCD四组,均接受远端胃切除术加残胃空肠吻合加空肠空肠吻合术,其中A组作为对照组不进行腹腔热灌注,B组术后使用43℃热水进行腹腔热灌注,C组术后使用44℃的热水进行腹腔热灌注,D组术后使用45℃的热水进行热灌注,对四组术后的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吻合口破裂压、离断压、吻合口组织病理等进行评估。   结果:   灌注过程中的生命体征:BC两组的生命体征指标较术前有所上升,但均在灌注结束2小时内恢复正常,D组指标升高幅度大于B、C两组,灌注结束后两小时未回复正常。   灌注后的肝肾功能恢复:B组C组在灌注后肝肾功能指标曾出现一过性的升高,但在14d后均恢复正常,C组实验猪血清Cr、UA和BUN水平持续升高,并且至热灌注后2周时尚未恢复。   吻合口离断力与破裂压:腹腔热灌注治疗组实验猪吻合口的平均破裂压、离断力均低于对照组,但高于对照组正常肠管;其中43℃灌注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44℃及45℃灌注组与对照组相比,吻合口平均破裂压显著性降低。   吻合口病理:对照组吻合口内胶原沉积最为致密,肉芽组织形成,及粘膜的连续性较好随着温度的升高吻合口内的胶原能力形成较差,并且沉积不规则,在45℃组可见炎性细胞形成。   结论:   术后早期以43℃灌注液行持续恒温腹腔热灌注治疗1h,对猪的生命体征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并且不影响吻合口的愈合,不会增加吻合口瘘的风险,因而43℃适宜作为术后早期持续腹腔热灌注治疗的温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