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阿尔采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比研究
【6h】

阿尔采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郑重声明

引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Hachinski缺血指数

致谢

展开▼

摘要

痴呆(dementia)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日常生活、社交和工作能力明显减退。阿尔采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两种类型,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均有所不同。痴呆发病率和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痴呆患病率将快速上升。痴呆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如何给予痴呆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程,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是我们医务人员努力的方向。 目的:随着对痴呆研究的深入,痴呆的诊断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当认知功能改变继发于某一明显的全身性疾病时,痴呆的诊断可能比较简单;但如病人并无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和体征,仅有认知功能改变,或病人合并有某些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而无特异性时,诊断就变得比较困难。本文通过研究阿尔采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征,寻找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并对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进行综述。 材料与方法:本文入选2002年3月-2006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康复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AD患者和VD患者各50名,AD患者均接受过头颅MRI检查,VD患者都有头颅MRI或CT检查的资料。按照国际标准诊断痴呆、很可能AD和很可能VD。比较AD和VD患者在认知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及影像学等方面的差异,确定临床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 结果:AD组平均年龄(69.96±5.3413)岁,VD组平均年龄(69.86±5.2373)岁,两组年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9253>0.05),两组性别相比AD患者以女性较多,VD患者以男性较多(X2=4.0064,P=0.0453<0.05)。轻度AD患者在回忆能力方面损害较为突出,而轻度VD患者则存在注意力和计算力的下降,随着痴呆的进展,注意力和计算能力的下降更为明显。轻度AD患者在工具应用性日常活动(打电话、自理经济)方面落后于VD患者,轻度VD患者从事躯体生活自理活动(上厕所、梳洗、行走)时有明显的退步;中度AD患者的打电话、购物、服药、自理经济能力仍较VD患者差,而VD患者则在多项基本日常活动(梳洗、行走、备餐、做家务、洗衣服)中均落后于AD患者;至重度痴呆,二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全面衰退,差异不再明显。在影像学表现方面,颞叶萎缩是AD患者最突出的影像学变化,VD患者额叶萎缩则较AD患者常见。VD的影像学表现因人而异,多发梗塞性痴呆(MID)比例最大,其特征是梗塞面积大,受累范围广(常双侧、多脑叶受累);此外大血管病变中还有关键部位单发梗死如颞叶梗死、额叶梗死,丘脑梗死;小血管性病变中则有腔隙状态、脑白质疏松等类型。VD患者中脑萎缩亦较为常见,多与脑梗死并发。 结论:轻、中度AD及VD患者在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AD患者的记忆力明显衰退,由于记忆力下降导致学习能力及识别能力的下降,使AD患者在工具应用性日常活动方面落后于同期的VD患者;VD的特征也与脑血管病的总体特征相关,VD患者常有额叶和颞叶前部受累的表现,且多出现较早,如计算力及语言能力的下降,由于动作执行能力的下降,使VD患者从事躯体生活自理活动时有明显的退步。从影像学表现来看,颞叶结构的萎缩仍为Alzheimer相对特异的表现,对其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而VD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以多发梗塞性痴呆比例最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