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断裂构造对于地热热源的控制——以河北平原为例
【6h】

断裂构造对于地热热源的控制——以河北平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研究方法和内容

1.3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1.4主要进展和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

2.2地层岩性特征

2.3水文地质特征

2.4 放射性同位素特征

第三章 地温场特征及大地热流值特征

3.1 地温场特征

3.2 大地热流值特征

第四章 河北平原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4.1 研究区地热资源分布

4.2地热异常区形态特征

第五章 地热热源成因机制

5.1 热源通道

5.2 地热来源

5.3 热源成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河北平原地热异常区为研究重点,通过分析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华北地幔亚热柱演化特征、温度场特征、大地热流值以及地热资源分布和热储特征等,探讨断裂构造对河北平原地热热源的控制作用,并结合幔枝构造理论加以论证。由于河北平原属于沉降区,是叠置在华北陆台上的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地貌形态虽平坦单一但却是一个构造极为复杂的沉降盆地。研究区内地热异常主要分布特点为:主要为条带状或不规则椭圆状呈NNE、NEE向展布,其分布特征主要受密云—喜峰口大断裂、怀柔—涞水深断裂、定兴—石家庄深断裂、邢台-安阳深断裂等几条深大断裂的影响。其深部对应地幔隆起区,由于地表的沉降与地幔的强烈隆升,在华北地幔亚热柱向上隆升的过程中伴随地表厚度减薄而岩石圈厚度从地幔热柱顶部向外很快由60~80km增厚到80~120km,在研究区的北部燕山山区和西部太行山山区岩石圈厚至120~160km,为研究区形成地热异常区提供了良好的地质背景。本次研究运用牛树银教授的幔枝构造理论,通过研究华北地幔亚热柱的运移特征和分布情况来判断河北平原的地热热源。研究表明河北平原主要热源为华北地幔亚热柱隆间区传导热以及地壳中放射元素衰变产生的热,区内较发育的断裂构造为地热流体提供便利通道。

著录项

  • 作者

    赵亚娟;

  • 作者单位

    河北地质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地质大学;
  • 学科 构造地质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牛树银;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区域地质,地质构造,地下热源,河北地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