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
【6h】

基于GIS的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4数据来源

2 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2理论基础

3 研究区概况与土地利用格局

3.1仁怀市地理位置

3.2仁怀市自然概况

3.3仁怀市社会经济状况

3.4仁怀市土地利用结构与格局

3.5仁怀市农用地整治必要性分析

4 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

4.1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权重确定方法

4.3建立评价模型

5 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空间差异分析

5.1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结果总体描述

5.2农用地整治潜力空间格局分析

5.3农用地整治潜力空间变异分析

6 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与分区

6.1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

6.2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区

7 结论与讨论

7.1主要结论

7.2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

声明

展开▼

摘要

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人地矛盾极其尖锐,面临着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又要注重对耕地保护的双重压力,仁怀市作为典型喀斯特地区代表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是农用地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有助于科学分析整治潜力大小及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合理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缓解区域人地矛盾和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仁怀市实际情况构建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由层次分析法(AHP)和BP人工神经网络(ANN)综合确定,最终建立加权综合指数模型测算出仁怀市各评价单元对应农用地整治综合潜力指数。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地统计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差异分析,探讨了农用地整治潜力差异形成原因和机制,得到如下结论。  (1)影响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大小的最大限制性因子为石漠化强度,在不同程度石漠化地区,农用地整治潜力值大小依次为:非喀斯特区>亚喀斯特区>典型喀斯特区。  (2)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布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空间格局分析显示:Global Moran’s I=0.2800,表明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布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潜力分布在局部上存在集聚效应。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潜力高值分别在仁怀市南部和北部形成“高—高”集聚,北部沿三合镇、大坝镇和二合镇形成自北向南的集聚条带,南部则在茅坝镇境内形成“西北—东南”向集聚核心。潜力低值分别在仁怀市行政区边缘地带形成“低—低”集聚区。  (3)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在空间形态和方向上均存在变异性,其变异是受宏观地形地貌等结构性因素控制的。克里金空间插值显示:农用地整治潜力在空间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变异性,潜力以高值集聚区为核心,由大到小依次向外围扩散,呈现出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且潜力变异存在一定方向性,在空间水平方向上,潜力值在南北方向上呈“高—低—高”分布格局,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出“低—高—低”分布态势;在垂直方向上潜力值随海拔上升而减小。地统计分析显示:农用地整治潜力半变异函数模型参数中空间结构比率C0/(C0+C)=0.20337<0.25,属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表明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变异;且潜力评价结果与宏观地形因子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  最后在综合分析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空间差异的基础上,对潜力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和分区:  (1)将潜力评价结果分成五个等级,从Ⅰ级潜力到Ⅴ级潜力,综合潜力指数依次减小。其中Ⅴ级潜力内部综合潜力指数离散程度最大,涉及耕地面积最小;Ⅱ级潜力内部综合潜力指数离散程度最小,涉及耕地面积最大。  (2)将仁怀市农用地分成五个整治分区,并初步提出各整治分区整治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