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
【6h】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引言

第一章中国农业的变迁及问题

第一节计划经济时期的我国农业

第二节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农业发展

第三节中国农业发展过程呈现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其对主体的要求

第一节现代农业的特征

第二节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现代农业对农业主体的要求

第三章我国传统农业主体不能适应产业化要求

第一节我国传统农业主体的特征

第二节我国原有的农业主体与产业化改革的矛盾

第四章供求失衡,适合农业产业化运作的主体短缺

第一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计划生育政策对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第三节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农业后备军的影响

第四节原有农业主体无法胜任国际竞争的需要

第五章构建适合产业化运作的农业主体的措施

第一节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

第二节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农业产业化主体的构建

第三节加快农村环境建设,吸引新兴的人力资源向农村转移

第四节通过农业院校的招生与就业改革,为农业提供合格的后备军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表6和表8中安徽省农村抽样调查的样本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三农”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日益迫切。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过程。纵观以往的研究,人们通常着眼于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承包制度是否改革,农业产业化科技化改革,农业功能的创新等等,而忽视了在农业的转换过程中的最关键因素——人的因素,即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业主体的转换。基于此,本文抓住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人,通过多个角度分析,指出在我国适合现代化农业生产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生产的主体是短缺的,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重新构建农业产业化主体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从中国农业的变迁过程及存在问题入手,分析了我国农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从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其对主体的要求出发,结合我国传统农业主体的特征,指出我国农业主体在数量和质量上与产业化主体之间存在的差距;从农业主体供求角度分析我国适合农业产业化运作主体的短缺性及其原因,提出重新构建新型农业主体的必要性;并且从人力资本投资,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加快农村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如何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主体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