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早期角膜高阶像差的临床观察
【6h】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早期角膜高阶像差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LASIK术前角膜高阶像差

2 LASIK术后角膜高阶像差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像差对LASIK术后视觉效果的影响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光学区大小对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后早期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将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181例(343眼)分为高、中、低度近视组,每组根据激光切削光学区直径不同(6.00mm、6.25mm、6.50mm)分为Ⅰ~Ⅲ亚组。术前、术后1月利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的高阶像差。用spss22.0统计系统分析手术前后各组内不同亚组的总高阶像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球差的差异性。  结果:术前在所有近视组中,各个亚组之间角膜高阶像差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在低度近视组中,所有亚组间角膜的总高阶像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球差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近视组内各亚组间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中,所有亚组间角膜的总高阶像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球差的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较大光学区组低于较小光学区组。  结论:光学区大小的选择对于LASIK治疗近视后角膜高阶像差是存在干扰的。对于较大的光学区来说,能够降低术后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尤其在治疗高度近视时效果明显,这种影响随矫正近视度数的增加而更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